第四节 新闻报道
第四节 新闻报道
第四节 新闻报道
1986年以来农场新闻报道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全方位多视角报道农场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人和事,并在数量与深层次上下工夫,提高新闻质量,对提高农场在垦区的知名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农场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全场各单位建立健全业余报道员组织。全场 22个单位,每个单位的报道组至少有3人组成,由单位的领导任组长,全场共有66名报道员遍布各个单位和行业,形成了新闻报道体系。
二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培训和提高报道员的业务素质。农场每年都集中全场报道员1次,并邀请报社编辑来场讲课,1992年3月举办一期有47人参加的通讯员学习班,聘请《北安农垦报》总编张沛讲课;1995年3月4日举办一期通讯员学习班,聘请《北安农垦报》副主编吕玉臣和广播电视局新闻科长付维秋为学员讲课,有48人参加,其中基层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18人。同时,对骨干通讯员采取送出去的办法,每年选拔七八名骨干通讯员参加北安局新闻报道培训班,提高了通讯员的写作水平。15年场内组织培训17次,送到管局参加学习的通讯员100多人次。
三是定指标。1990年以后,农场下发文件,对各单位报道组、报道员下达新闻报道中稿指标,并把完成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和先进的评比条件之一,加大了基层单位对新闻报道的重视程度。年末对报道突出的单位授予先进报道组称号,对报道突出的报道员授予优秀报道员称号。
四是对新闻报道融入奖励机制。1995年农场专门制定下发通讯员稿酬奖励办法,规定了在各级报刊、电台上稿的奖励标准。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极大地促进了农场的新闻报道工作,使全场的新闻报道工作不断取得佳绩。特别是1998年农场在《北安农垦报》开辟了“现代龙门人”专栏,连续登载16篇人物通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龙门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