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
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
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
职工代表大会制是民主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一项根本制度,是职工群众参与管理企业生产、经济、生活等重大问题和监督干部的权利机构,是职工正确使用当家做主权利,协调企业内部矛盾,保证企业完成计划和任务的根本形式。
农场工会工作宗旨,就是向基层工会传达贯彻中央、总局、分局等上级政策精神;指导基层的实际工作,督促、检查政策落实情况;总结、评选奖励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及在新形式下,对全场职工的扶贫帮困;双体经济、自营经济等方面的工作。
职工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都是按企业的中心任务、领导及职工们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来确定的。诸如:农场的行政工作总结,工作安排、职工奖惩方案、经济责任制及各种体制改革方案的通过和落实,先进生产者奖励方案,职工生活,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等重大问题,都提交职工代表大会。
职工代表大会每二年为一届,次数不定,几乎每年一次,如:2000年一年召开两次。会议的开法是多样化的,有综合性会议,有分散性会议,也有专题性会议。一般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以前,都要进行广泛宣传和思想发动工作,使全体职工都了解会议议题和解决的问题,扩大了讨论面,集思广益,为充分发扬民主奠定基础。
职工代表的队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广泛性和先进性,历届代表的产生都是将代表的条件和应选的比例按100%的名额民主选举产生。每次会议代表由农场按一定的比例交给职工群众,由车组、班组、科室推选,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同时,根据需要聘请有关人员和退休职工代表及场内驻外机构的领导列席会议。
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开展有效的民主监督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实行民主管理,明确了以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提案为中心的检查内容,寓监督于工作之中,帮助行政分忧解难。
龙门农场自1986~2000年,15年间共召开十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其中1986年、1990年和1991年没有召开,而2000年,一年召开两次。
1987年1月19日至20日龙门农场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历时2天,到会代表 166人,列席代表6人,特邀代表4人。其中女代表41人,少数民族代表4人。
大会通过了场长秦学权作的题为《更新观念、强化改革、为治穷致富、开创我场经济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工作报告。总结了1986年的工作,提出了1987年的主要任务、奋斗目标。报告中要求1987年农业生产:总的原则是不种赔钱地,调整农作物比例,压麦、增豆、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全场总播种面积为12万亩,其中小麦46 800亩,大豆32 550亩,油菜40 350亩,力争麦油豆总产量为8 297.8吨。
工业方面,主要产品的产量为:果酒150吨、糖果60吨、清凉饮料50吨、加工木材1 300立方米。
总之,全场力争减亏162万元。
通过了《1987年承包方案》、《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方案》、《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成立了决议执行、提案审查、经济监督、生活福利等五个专门委员会。
1988年2月10日至11日龙门农场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历时2天,到会代表 168人。
会上场长王进喜作了题为《以十三大精神为指针、深化改革开拓前进,为振兴农场经济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大会认为:报告客观地分析了1987年的各项工作,肯定了成绩,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工作任务、奋斗目标、具体措施和今后领导体制改革、实现场长负责制的具体要求,反映了全场干部、职工群众决心改变农场面貌实现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大会通过了《关于职工劳保福利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的决议。对职工住房、医疗费用使用管理、病产假、工伤、补贴待遇等劳保福利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调动了全场职工家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农场两个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龙门农场第三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于1989年1月13日至14日召开,历时 2天,到会代表209人,其中女代表40人。
场长王进喜作了题为《坚持生产力标准、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攀登农场经济新台阶》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1989年农场的改革任务是:全面办好家庭农场,进一步完善经济经营体制。
总的原则是:土地全面承包到户,实行家庭经营,独立核算,定额上交,自负盈亏。
经营上采取三种形式:
1、有农机具或畜力的自耕型家庭农场,可单独划分地块,自行规定,自由耕种。
2、没有农机具或畜力的家庭农场,由生产队统一组织代耕和轮作, 实行统种统收分管分收。
3、承包、租赁或农场转让给农机具的有机户家庭农场, 与无机户家庭农场统一分地,实行小型兼业独户家庭农场 的办法,不得单独划地或随意到场外出卖劳务。
承包规模:原则上每户以六晌地为基数,有能力的可以适当多种,少种或不种的,上缴指标不少于六晌地的数额。种植比例原则上实行“三、三”制。
产品处理实行“双轨制”,即确定每亩上交产品指标数量,实行合同收购,执行国家收购价格,合同外的部分可自行处理或农场议价收购。
工业方面:全场工商运建服实行承包、租赁。
大会通过了场长工作报告及《1989年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工商运建服及生产队长承包经营方案》。
龙门农场第四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于1992年2月28日至29日召开,历时2天。
会上场长高义作了题为《从严务实、全面开创农场经济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报告中指出1992年工作任务是:
1、种植业生产指标,实行农业生产“五、三、二”即:小麦亩产 500斤、大豆亩产300斤、油菜亩产200斤。全场计划播种面积14万亩,其中:粮豆面积 9.3万亩,其他作物面积(饲料、甜菜、蔬菜、玉米等)4.7万亩。农业总产值实现2.0689万元。
2、畜牧业生产指标:以养殖业为主的畜牧业,奶牛年存栏650头,产鲜奶850吨,绵羊2 100只,生猪1 000头,黄牛800头,畜牧业实现总产值105万元。
3、工商运建服企业生产指标:以农业副产品加工、 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工商运建服企业,实现产值250万元,利润1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0万元。
4、林业生产指标:以营林为重点的林业生产,造林面积1万亩。
1992年主要经济产值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2 128.9万元,粮豆总产值 12.387吨,职均收入2 500元,人均收入800元。
大会通过了场长所作《从严务实、全面开创农场经济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及《1992年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龙门农场第四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于1993年1月8日至9日召开,历时2天。
会上场长高义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制度,走向市场经济,为实现农场经济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1993年农场工作总思路是:一稳三兴五提高。一稳即稳定种植业生产,完成5.3.2工程。三兴:一科技兴牧,奶牛实现 1 000头,黄牛达到1 000头,绵羊增加500只,产值300万元,利润 30万元。户均收入2 000元;二科技兴场,通过挖潜、改造、更新、新建等手段,加大工业比重,提高产值利润,产值达200万元,利润 20万元;三管理兴场,党委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约束,把改革同管理紧紧结合起来。五提高:一提高三个认识即发展经济市场的认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认识。二提高工业总产值 500万元;三提高产品产量和竞争能力。四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和企业素质;五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为完成目标,实现农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大会号召全场干部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农场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
大会通过了场长所作的工作报告及《1993年农场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案》。
龙门农场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于1994年2月4日至5日召开,历时2天,共24个代表团,到会代表168人。
场长高义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面向市场,深化改革,为实现农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总结了1993年工作情况,指出了1994年农场要进一步完善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的双层经营体制。重点落实“稳定、完善、提高、强化、健全、调整 ”十二字方针。具体措施:实行职工生活、生产费用完全自理的原则,有多少钱种多少地,农场不再垫付。打破原来户均三晌地的单田制原则,实行致富田、生活田、责任田、议价田的四田制原则。农业生产指标:全场总耕地面积15万亩,三大作物面积14万亩,粮豆面积10万亩,其他作物5万亩。产量指标:要确保5.3.2目标,即小麦亩产500斤、大豆亩产300斤,油菜亩产200斤,粮豆油总产量23 900吨。效益指标:小麦亩产值要达到 160元,大豆180元,油菜140元、甜菜260元。职工人均盈利超过40元。
工业方面:按照“资产经营总承包”的思想,把工业企业以明晰产权关系为重点的各项改革推向深入。要逐步做到“三化”即所有制结构多元化、资产经营形势多样化、国有资产监控效益化。对企业可采取股份、承包、租赁等形式。
大会通过了场长所作的工作报告和《1994年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贸工农一体化实施方案》。
龙门农场五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95年1月15日至 16日召开。到会代表190名,代表全场2 409名职工和1 974名工会会员。其中男代表159名,女代表31人。
会上,场长朱长文作了题为《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奋战95,为加速我场奔小康步伐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报告中指出1995年的主要工作指标:国民经济总产值1 205万元,社会总产值4 37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 721万元,实现企业利润100万元,人均收入1 250元。
种植业总播种面积14.8万亩,其中粮豆面积10.9万亩,其他作物4.1万亩。
单产指标:小麦450斤、大豆260斤、油菜150斤、玉米700斤、甜菜1.5吨。
畜牧业及双体经济实现产值1 100万元,利润350万元。
工商运建服企业实现产值200万元。
林业人工扶育面积354公顷,完成分局下达的造林任务,全民义务植树2.5万株。
精神文明建设实现“2123”计划。
大会通过了场长的工作报告,同时还通过了《1995年种植业生产方案》、《1995年双体经济实施方案》、《1995年畜牧业发展方案》及《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龙门农场五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于1996年1月22日召开,历时1天,共20个代表团。到会代表202人,其中男代表171人,女代表31人。
会上场长方伟作了题为《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实现我场翻两翻奔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总结了1995年农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 5 1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 941万元,工业产值253万元,企业利润244万元,是1994年的7倍,超额完成了管局下达的场长任期目标,出现了建场以来经济效益最佳时期。
报告中指出:“九五”其末农场发展总指标是:“224444”即耕地面积达到20万亩,全口径利润2 000万元,国民生产总值4 000万元,粮豆总产4 000吨,奶牛4 000头,人均收入4 000元。
1996年的经济发展目标:1. 国民生产总值:2 500万元。
2. 工农业总产值:3 500万元。
3. 粮豆单产200斤(小麦259公斤、大豆150公斤、玉米400公斤),总产量24 000吨。
4. 全口径利润1 500万元,企业利润150万元。
5. 人均收入2 000元。
6. 奶牛单位:1 300头。
龙门农场第五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于1997年1月18日召开,时间 1天。到会代表192名,其中男代表167名;女代表25名。
会上场长方伟作了题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活化机制,快速发展,努力开创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1996年的工作及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效。
主要指标是:农场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本着“还司法行政予地方政权机关,还经营权予企业”的原则和一个党委,四块牌子,两个职能交叉任职,平稳过度的思路,将现存的体制划分为公司、党委、社区三部分。
农业方面:连续取得第八个丰收年,粮豆总产28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五荒开发方面:1996年全场开荒1 025公顷,活化资金150万元,其中外引资金50万元,开荒75公顷,职工自我投入资金100万元,开荒950公顷。
工业方面:工农业总产值达6 413万元,企业利润278万元,人均收入2 800元。
在1997年工作任务中指出,发展指标是:1、生产指标粮豆总产3万吨,奶牛单位 1 500头,造林4 000亩,育苗10亩,幼林扶育5 000亩。2、经营指标:国民生产总值4 845万元,企业利润300万元,全口径利润1 500万元,国有资产增值94万元,人均收入3 000元。3、精神文明建设指标:创建总局级文明单位。
大会通过了场长工作报告及财务工作报告、经营管理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等七个方案。
龙门农场第五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于1997年12月30日召开,时间1天。到会代表191人,其中男代表164人,女代表27人。
大会上场长方伟作了题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为把我场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阶段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首先对1997年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指出了1998年的工作目标:生产经营目标是“33351861”即粮豆总产3万吨,企业利润300万元,人均收入3 500元,全口径利润1 800万元,国民经济总值 6 100万元。全面推行土地规模经营,以“关、卖租、股、并、转”等形式搞好工商运建服企业的改革。
大会通过了场长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经营管理及各项制度的若干决定。
龙门农场第五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于1999年1月25日召开。时间 1天。到会代表169人,其中男代表144人,女代表25人。
会上场长吕贵山作了题为《坚定信心,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快速发展、为实现我场跨世纪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说,1998年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全场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粮豆总产已稳定在 3万吨,单产212.8公斤水平,近十年连续盈利,盈利额为1 765万元,扭转了长期亏损被动局面。
报告在1999年的工作目标时指出:
1、生产指标:粮豆总产3.2万吨,造林1 600亩,幼林扶育2 000亩。
2、经营指标:国民经济总产值6 000万元,企业利润300万元,全口径利润1 800万元,职均收入8 050元,职工家庭人均收入3 850元。
大会一致通过了场长工作和财务工作报告。
龙门农场五届六次职工代表大会于2000年1月20日召开,历时1天。到会代表166人,其中男代表141人,女代表25人。
会上场长兰德和作了题为《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加快调整、迎接挑战,为开创农场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指出2000年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两增一稳” (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社会稳定)为目的,以 “两调一减”(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品质结构、减轻职工负担)为重点,努力构造农场经济竞争优势,推进农场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00年农业调整的原则是压麦、稳豆、增经、扩饲。在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方面,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场产业化进程,以使香菇发展为农场今后的支柱产业。
大会一致通过了场长的工作报告。
龙门农场第五届七次职工代表大会于2000年8月 6日召开,历时一天。到会代表166人,其中男代表140人,女代表26人。
会上场长兰德和作了题为《理清思路、加快调整、深化改革、迎接挑战,为开创农场经济发展的新世纪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同时指出下半年把香菇生产作为农场支柱产业,遍地开花。其次把农场职工种地全面实现“两自”作为调动职工种地积极性、实现良性循环的唯一有效途径,且一步到位。本着让职工休养生息的主题,出台了新的土地承包政策。
到会的代表一致通过了场长所作的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