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劳动竞赛分为阶段性和常年性两种。
  阶段性分为春播、夏锄、秋收、秋翻等。常年性主要分为简报、黑板报、广播、电视、光荣榜等。
  1986~2000年,农场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都是围绕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两个精神文明为中心的思想,配合农场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确定具体的竞赛条件和内容。
  一、在单位与职工之间长年开展“争做优胜红旗单位的百分竞赛”活动。同时,在农场春播、夏管、麦收阶段开展阶段性的“百分竞赛”活动。每个阶段结束,及时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评比奖励。
  二、在个人与个人之间开展为实现四化建功立业活动。
  1、农业连队组织 “十手一组”赛,十手即:整地能手、春播能手、夏管能手、割晒能手、拾禾能手、联合能手、后勤服务能手、晒场管理能手、技术革新能手、驾驶能手。一组即先进包车组。
  2、在场直单位组织“行业对手赛”。
  三、开展脱贫致富竞赛活动。由于竞赛工作做得比较实,全场涌现出很多先进单位和个人。1987年供销科在双增双节竞赛中,想方设法压缩各项开支,精简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全年仅个人节支就达百元,单位节支3 000元,全场共节支60.3万元。
  在职工脱贫致富热潮中,良种队刘爱实家以前是有名的贫困户,自1988年参加职工致富竞赛,他苦干、实干,靠科学致富,种地、养猪、采集山货加上工资一年下来共收入 3 200元,是1986年的4倍,全家一举脱贫。
  在组织阶段性攻关夺标竞赛活动时,分别组织了“六比六看”和“创优争先”竞赛活动,1989年涌现出了二队张树山、五队张传江等优质高效包车组21个。二队、四队、九队等单位E512收割机组在麦油收中也榜上有名。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赋予了新的内容,在农场家庭农场,“两自四到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对农场的各项改革更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1986~2000年,15年间共评出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980人,其中农场级840人,管局级102人,总局级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