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当队长就得为群众着想

当队长就得为群众着想



             记优秀共产党员龙门四队队长于宝财
  
                邵淑艳 赵永喜 吕玉臣
  今年42岁的共产党员、生产队队长于宝财已在龙门农场四队干了 5个年头了。这五年,他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带领职工发展生产,开辟多种经营,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于宝财原在龙门十队任队长,1990年12月调到四队担任同样职务。到四队后,他仍然遵守自己的诺言:“咱当队长就得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干事业”。
  1994,对于农场大型生产队的四队来说,是最困难的一年。农场推行“两自”固然是好事,可队里有20多户职工因为缺少资金没钱种地。眼看着春播就要开始了,贫困户急得直跺脚。于宝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晚上,他召集班子开会,提出队管人员每人拿出 3 000元,帮助贫困职工种地。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农场扶持、队管人员帮助、有钱户拆借,钱凑齐了,20多个贫困户按时开犁播了种。
  这年,四队1.68万亩耕地全部承包到户,肥水没有外流。年终决算,全队纯盈利 140万元,职均收入近万元。
  职工群众说,于队长处处为大家着想,我们的打心眼里佩服。
  今年麦播遇到了严重的春涝。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机务副队长患阑尾炎住进了医院。生产指挥和机务管理两副担子都压在了队长于宝财的肩上。白天,他踏查墒情,指挥在田间;晚上,他跟班作业,亲自驾驶拖拉机整地。经过十几天的奋战,四队在全场第一个按计划完成了8 175亩小麦的播种任务。
  于队长为人正直、廉洁、不徇私情。那年,他二叔从农村来农场找到他这位当队长的侄儿,本想在队里找点活干,可他却说:“您老不是队里的职工没法安排,再说咱当队长的说话办事得让老百姓服气”。
  正人先正己,正己才能得民意。于队长来到四队后定了一条规矩,队管人员不得用公款在场部下饭店。因此这些年在龙门场部饭店没有四队户头。多少次,这位队长到场部开会、办事,即使是到了饭时,他也要赶回队里食堂吃饭(于队长夫妻两地生活)。他说:“在饭店吃饭等于坑老百姓,我不能带这个头”。
  于宝财就是这么一位说话办事让群众信服的小队长,多次被农场、管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所在的支部去年被管局党委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
                         原载1995年6月29日《北安农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