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群雁高飞头雁领

群雁高飞头雁领



              记龙门农场原一队队长吕贵山  
                 侯万军 邵淑艳
  吕贵山原是龙门农场一队队长,现任该场党委书记,这里记述的是他担任队长时,带领职工群众奔小康的事迹。
  1990年,吕贵山受命于第一生产队,在那里一干就是六年。六年间,他带领职工群众兴办家庭农场,坚持科学种田,强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使生产队经济建设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发展,职工收入逐年提高。1995年,生产队纯利润228万元,职均收入12 147元,人均收入4 800元,名列全场榜首。单位先后被农垦北安分局授予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称号。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北安分局授予“青年企业家”的称号。
              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粮豆产量
  吕贵山认为:农业生产队要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种田,提高作物产量。于是,上任伊始,就大胆改革作物种植结构,实行麦、豆、油各占三分之一、三区轮作的耕作方法,改变了过去那种种植比例失调重迎茬严重的现象。与此同时,积极引进应用增产菌、稀土微肥、药物灭草、油菜垄作、深松耙茬等一系列新技术和作物新品种,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逐年增长。麦、豆、油三大作物平均亩产由420斤、200斤、160斤提高到 600斤、300斤、220斤。经济效益由70多万元增到200多万元。
             严字当头抓管理堵塞漏洞增效益
  吕队长始终把强化管理、堵塞漏洞、增收节支、降耗增效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制定完善了财务、物资、产品等项管理制度及各类人员工作责任制和奖罚制度。并坚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决不手软。1994年麦收期间,有一名职工私自往家运了两袋小麦,吕队长知道后,严厉批评了晒场保管员,追回了小麦,并按照规定对保管员和那位职工进行了罚款处理。1993年秋整地期间,有一个车组为了追求作业量,整地深度差一公分,吕队长知道后,勒令其重整。车长不高兴地说:“不就差一公分吗,以后够深就行了,何必返工呢”,“不行,必须按照标准作业,差一点也不行”。车长只好照办了。由于吕队长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即保证了各项工作质量,又堵塞了漏洞,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使一队各项工作步入了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廉洁自律不徇私率先垂范正党风
  一队的干部职工是这样评价他们的队长的:“在人情和权利面前从不徇私,在廉洁自律上总是率先垂范”。 1990年吕队长上任后,为了刹住公款吃喝风, 他组织党政班子研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明确规定“党员干部不准公款下饭店”。制度制定后,他自己带头执行,一次他的同学来龙门来看他,有人建议在饭店招待,这样讲究。但是他没有这样做,硬是在食堂招待了同学。吕队长的倔劲全队党员干部服了。从那时起,全队的党员干部无用公款下饭店的现象发生。1995年春,在签定土地承包合同时,吕队长的亲属、朋友都找他要承包条件最好的九号地,有的要给钱,有的提出与他一起包,都被他拒绝了,最后通过竞争承包的方式包给了本队的一名职工。职工群众赞扬说:“吕队长从不以权谋私,以职谋私,真是我们的好队长啊!”
                         原载1998年8月10日《北安农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