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干部工作建场工作开展后,干部除由省公安厅劳改局直接分配和省公安干校分配来的转业军人外,一部分是随犯人来场的原地公、检、法三机关的,先后调入干部56名,随着农场扩建,犯人进入,干部队伍逐渐增多,到1958年底,共有干部193人。
1956年9月26日,引龙河支队党委根据省厅劳改局的指示部署,开展了肃反审干工作,并成立了肃反办公室,先后分两批计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了此项工作,共有干部198人。全场参加人数182名(占职工干部总数92.7%),这些人自动交待问题81件,其中军、政、警问题7件,历史问题22件,反动党团问题8件,封建会道门问题8件,社会关系问题18件,贪污问题7件,其它问题17件,对外检举材料21件,对内检举材料26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审干工作,通过内查外调查调了职工干部的历史问题,使广大干部在肃反工作中,普遍提高了认识,受到了教育。
1957年4月23日,对1956年所采用的试用人员进行了转干和工资调整,转干12人,工资调整27人。
1957年12月1日在“反右”斗争中,经德都县委审核认定批准,原3分场管教干事曹冈凡、原1分场护士谷连科,场部卫生所医生苏文良(团员),4分场管理员姚喜亮(团员)、原管教科干事王士休(党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分别给劳动教养开除党籍、团籍、监督劳动和分配低工作处分。
1958年3月22日支队党委作厂下放干部决定,下放到北安良种场参加劳动锻炼的有 35名,到二龙山农场劳动的28名,在农场参加劳动的10日,到1958年末有干部193人,其中场级4人,科级17人,农业技术员8名,其它专业技术人员15名,一般干部149名。
1959年1月13日与龙镇支队合并,1962年初又分开后干部总数为198人,1963年干部数为200人,1965年10月对1964年前做干部工作的未转于人员进行转于工作,1965年又随犯人从莲江口、绥化调入部份职工干部,1967年共有干部336人,1968年8月30日从阎家岗农场调入干部21名,其中科级3人、处级1人。1969年末随犯人迁出调走干部68名,其中科级干部1人。
“文革”中科级以上干部及历史有问题的干部受触动,原计财科副科长石介如因家庭出身问题于1968年6月6日因打致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及历次政治运动中被错定的人给彻底平反召雪,恢复名誉。
这些年中凡提拔的干部。经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审定,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地方人事部门备案。队级干部由支队(场)任命,分场(大队科)级由省劳改局、分局党组织和地委任命。声群干部报请地委同意,由省劳改局、分局任命;行政干部由省劳改局、分局任命;支队级(场级)一律报地委、省厅党组,由省委组织部任命。
1971年干部总数为463人,由于大批知青进场,干部队伍不适宜管理水平,从知青和退伍兵中,经场党委认定以工代干261名。
三中全会后,1978年冬平反“冤假错”案,对全场干部进行了审查,干部总数为283人,对已结论的给予了复查,其中场级9人,科级58人,一般干部152人,科技人员64人,并剔出了“文革中”的结论材料。
1979年以工代干人员中,经报请黑河地委批转为国家干部196名,同年大批知青返城,返城知青干部占干部总数的25%左右,使全场干部队伍大为削弱,为补充干部队伍力量,场党委采取了两步走的有力措施选拔干部。第一步按革命化,年青化、专业化要求各级班子,把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具有组织能力的中、青年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第二步,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年富力强,有技术专长的作为以工代干,弥补干部队伍力量的不足。
在选拔干部中,着重选拔了科学技术干部。组织部门与有关部门,对全场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干部分类排队,从中选拔。全场从1983年年底已有4名农艺师、1名工程师、2名畜牧师分别担任各级领导职务,走上了领导岗位。
1984年9月从全场以工代干人员中,经考核办理了236人转干手续,转为国家干部,
他(她)们当中有36名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附1985年干部情况表。
老干部工作
农场党委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妥善安排了离退干部147名,其中离休108人,退休39人,按原职务分类,场级5人、正副科级29人、老红军1名,成立了老干部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为离退老干部服务,同时建立了老干部活动室,订阅了各种报刊、杂志。农场党委针对离退休干部的情况,按其参加革命时期及原职务的不同,同现在相同级别享受同等待遇看阅文件,给已离退休老干部颁发了老干部“优先证”享受以下待遇:
1、原级别政治待遇不变;
2、优先解决住房、烧柴、吃水等问题;
3、除正常供应副食外,适当优先照顾生活需要;
4、享受所在单位同级干部相同的公费医疗和特诊待遇;
5、所在单位在用车上,因工作,看病需要用车时,优先照顾;
6、为照顾老干部的晚年生活,负责解决一名子女到身边工作;
7、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优先照顾老干部参加;
8、凭“优先证”优先乘坐场内客车;
9、鱼、肉、豆油给予优先或适宜多供给(豆油除定量外每月多供应:老红军4斤,抗日时期的3斤,解放战争时期的2斤)。
老干部办公室与场工会共同组织安排离退休老干部到五大连池、无锡、哈尔滨等地进行疗养、旅游。同时建立了老干部健康卡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的给予困难补助。
为使离退休老干部欢度晚年,对家在异地,本人愿意返籍的,老干部办公室(本人)与当地政府联系解决,按有关政策规定发给安家费,现已在异地安排10人。
1 9 8 5年干部情况表
1980—1985年度二先一优活动评比
历年各类干部变化情况
党的组织和党员发展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