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宣传工作

第三节 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55年建场至1969年10月劳改犯—人撤出前,这期间在机关政工科,政治处、政工组设一名专职宣传干事,负责全场的宣传工作;1970年至1984年这期间成立了宣传科,宣传部,下设广播室、电影队、文艺宣传队,编制人员由少到多宣传队伍不断扩大; 1985年恢复劳改系统,在政治处设一名专职宣传干事。
                 宣  传  教  育
  建场至1969年10月前及1985年的宣传工作有双重任务:一是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一是对劳改犯罪进行认罪服法、重新做人的教育。在“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指导下,利用冬训和农闲时间对劳改罪犯进行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和前途教育,使他们悔过自新,改造成为白食其力的劳动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的宣传工作有了生机,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张旗鼓地宣传改革,宣传富国富民政策。
  宣传工作主要利用有线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牌、宣传栏、简报、情况汇报等宣传工具,还通过办学习班,举行报告会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
  宣传工作主要建立以下制度;
  3、对各个时期党的方针、政策的分析制度。场党委宣传部在生产的各个季节,对全场职工的思想情况,基层建设情况结合有关科室进行全面分析,及时掌握思想、生产动态。
  2、学习制度。场党委每星期集中学一天,机关干部每星期学习半天,基层党员干部每个星期六学习半天;党委主要学习《党章》、《国民经济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基层干部结合生产实际,学习垦区体制改革的典型经验、生产知识和国内外时事等。
  3、思想政治工作汇报制度。宣传部每季度向上级党委或主管部门报一份思想动态材料;基层党支部根据本单位存在的问题,每半年报一份综合性或专题性调查报告。
  4、政治工作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和基层存在的问题可以随时召开。主要内容是座谈讨论新时期方针、政策内容和实施方针,总结和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逐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1982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讨论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经济承包的情况,怎样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建设文明场的问题。
  5、有计划的组织基层政工干部学习文件,交流思想,提高政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政工人员进行考核,把考核成绩的好坏,做为提拔干部的依据。
                 理  论  教  育
  农场的理论教育是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系统地理论教育。从1980至1985年间,利用冬季农闲季节分批分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学习经济体制改革,学习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及法律常识。从而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使职工群众理解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