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民兵

第二节 民兵


大批上海、天津、哈尔滨三大城市青年陆续来场。为了加强连队的管理,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1970年初12队党支部书记李焕忠首先在青年中抓了民兵工作“三落实”开展了民兵训练活动。利用农闲季节在一没武器、二没教员的情况下,他们因陋就简,用木棒当武器、练刺杀、练队列、练战术。从而提高了连队青年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为全场的民兵训练工作开了个好头。1973年12分场被黑龙江省军区授予民兵“三落实”,先进单位、十面红旗之一。翌年“八一”建军节12分场民兵参加德都县武装部举办的军事项目比赛,在全县获得第一名。12分场的民兵训练工作经验在农场普遍开花。
  从1970年至1985年间全场开展大型基于民兵训练1685人次,每次少则20人,多则108人。采取的方法是:按照总参下发的训练大纲内容要求,集中时间,集体食宿,聘请教员进行兵器常识、刺杀、投弹、队列、利用地形地物、伏击战练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973年总局武装部来场军事考核,抽调3个民兵连达300多人,进行射击、单兵战术考核,均取得优良成绩。1981年至1982年间总局、北安管局武装部先后在第10生产队召开游击战和民兵训练现场会。第10生产队、第3生产队武装基于民兵和良种站“八二”追击炮班在此次表演会上均取得优秀成绩,受到总局、北安农管局武装部的奖励。近几年来,每逢全场体育运动大会,都有各民兵连精彩的军事表演项目,为体育运动增添了光彩,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第l0生产队民兵连在1984年间,先后被北安农管局,总局武装部、省军区授予先进民兵的光荣称号。3队民兵连在1980至1983年间,连续3年被评为北安农管局先进民兵连。这期间,全场的民兵训练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
  民兵武器弹药管理,从不完善到完善,逐渐地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1974年按“五有四无”要求,建立21个武器弹药库,设有专人管理,落实了各项岗位责任制,各武器弹药库达到了“五有四无”的要求,连续十几年没有发生任何事故,曾于1983年被北安农管局武装部授予红旗库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