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群众文艺
第二节 群众文艺
建场初期,创业者们逢年过节以盘子、饭碗为乐器,自编自演场中的好人好事,宣传大好形势,尽管文艺形式简单,但却给荒原带来了文艺气息。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对文艺生活的需要,劳改局对文体活动经费也开始逐步增多。从1958年开始,农场文艺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农场开始有了业余文艺演出队。特别是到 1964——1965年,农场还组建了京剧团,评剧团,他们经常深入生产连队轮流演出和参加劳改局文艺汇演,深受场内外观众好评。
1968年知青陆续进场,又给群众文艺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农场组建了常年专业文艺演出队。王云峰为队长,演出队员多达50人左右,演出队初具规模,演出形式多种多样。有京剧、评剧、歌剧、话剧,有歌舞、曲艺、魔术,还有乐器演奏等,是一支很有名气的演出队。业余剧团1965年参加北安劳改分局汇演获一等奖;1981年参加北安农场局文艺汇演获风格奖和团体第三名,1983年参加北安局“金秋音乐会”有6人获奖,其中,王立春获演唱一等奖。这支演出队伍,每逢重大节日,都被邀到兄弟场演出。
1979年以来,举办全场职工干部书画展览两次,文艺汇演五次,春节秧歌队,群众涌跃参加,相争夺魁。
此外,农场为了满足职工的文化生活,还几次邀请场外文艺团体来场为职工演出。解放军二炮文工团、黑龙江省歌舞团、北安县评剧团和兄弟场文艺演出队先后光临演出。著名歌唱家郭颂演唱的东北民歌深受全场职工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