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机构
第二节 科技机构
一、科学技术委员会
1978年农场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以来。主要负责全场科技干部管理工作,建立科技干部技术档案。按照中央、省和农场总局文件规定,做好科技干部职称晋升工作;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考核、测试工作;对调动的技术干部办理技术档案和转办手续;负责全场科技项目的收集、整理;呈报农场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审批、批准的项目课题;下发计划任务书;对计划内的科研项目抓好落实,进行阶段考核、验收;签定年度科研项目完成结果:组织业务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收集重大科研成果呈报上级;对科研成果显著的项目、单位、个人实行奖励。
二、科技科
科技科设科长一人。现任科长纪维范。主要负责完成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事宜,当好场科委,场长的参谋;处理好日常上传、下达的各项工作和日常行政工作:做好农场的年度和长远科研规划监督、检查、总结科研规划实施情况等,并同时在业务上抓好以下所辖的科研单位。
(一)农业科学实验站
实验站业务上受生产科、科技科双重领导。主要负责全场各项农业科学试验工作,从事中间试验,引进、鉴定各种作物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培育、示范、繁殖和推广优良品种、先进的农业技术。
实验站从1973年—1980年先后推广小麦良种40多个,大豆品种10余个,繁殖推广小麦、大豆增产增收起到应有的作用。
1978年7月30日—1979年3月,配合生产部门,同几名农业技术员为场培训29名农业技术员,开设了8门农业技术课,学习结业后分配到各生产队做农业技术等项工作。
1975年—1980年,农业科学试验站,小麦实现单产400斤以上,大豆亩产260斤以上。1978年—1980年连续3年盈利,为农场的农业生产树立了样板。
1978年以后,加强了实验站的技术力量,有助理农艺师1名,农业技术员2名,还有农场自己培训、掌握一定农业科学知识和在实践中有经验的见习人员。
1980年以后,除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外,还增设了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病、虫、草)和各种新技术试验、推广工作,从而使农业科学试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农场的科学种田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土壤化验室
1981年成立土壤化验室。每年对全场拼地进行一次化验。化验项目: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7项,为农场合理利用土壤,以及掌握全场各生产队、各地号的肥力情况,执行科学施肥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现土壤化验室设备、药品、仪器基本齐全。化验员2名,其中1名送东北农学院土化系学习深造。
(三)气象站
气象站始建于1968年。开始是上海、天津等地下乡知识青年担任气象工作。1979年以后,青年返城,气象服务工作由本地青年承担。这时的气象工作特别是农业气象工作为农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准确的气象资料,准确率在80%以上。目前,可做到日、旬、月、季、年的预报,并对下一年的天气情况做初步预报。
现气象站有1名站长,5名气象员。除1名高中卒业生外,其他5名先后到内蒙、杭州、长春气象学校培训学习。
(四)修造厂技术室
修造厂成立时,在机构上没有技术室。负责全场农业机械和机具的改装设计和绘制图纸,监督全厂各车间生产制造工艺及产品质量,推广、引进先进技术,指导生产实践、近年来改装设计E512半链轨、大豆抛光机等成功、使用效果显著。
(五)水利工程、基本建设设计室
水利工程、基建设计室现有人员5人。从事全场水利工程、基本建设设计、施工等各项工作,为农场的水利工程、各种塘坝、基本建设、场区规划、房屋建设的设计与施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六)兽医院
负责全场家畜防疫,检疫工作.并没有配种室。为农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成绩 (详见畜牧业章节)。
(七)卫生防疫站
主要负责全场各种检疫性病人的发病率,如黄胆性肝炎、肺结核等,以及地方病的防疫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