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驻场单位邮政1956年德都县邮电局在引龙河农场设立了邮电所,主要负责营业全场的报刊发行、汇兑、收寄小包,给据邮件、平常邮件,特别挂号及各种函件等业务。由于当时处在初创时期,规模较小,人口少,其业务不大,年平均营业利润只在1—2千元之内。
1965年由于农场规模逐步扩大和人口的增加,结合农场的发展需要,在县邮电局和农场党委的领导下,将原邮政营业所扩建为邮电支局,由过去2人编制增加到5人,由赵福远担任支局长,负责局务全面工作。行政生活管理由场负责,业务、经营指标管理方面隶属德都县邮电局领导。农场各分场、生产队设专(兼)职通信员,支局负责具体培训和业务指导。
1969年大批知识青年下乡,农场人口接近1.6万人,是建场来人口的高峰。各种报刊、杂志、邮件需求量随之增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形势的需要,各种报刊、专业知识刊物、杂志等订购量达到了的高峰,各种信件每日达7000多件,包件日达500多件,各种小兑日额达6,000余元。由于支局邮电人员的勤奋工作和认真执行邮政业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各营业项目及营业项目额均达到了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指标,优质为广大用户服务,受到农场职工群众的欢迎好评。1985年县局下达营业指标10,500元,超额完成4.7%,服务质量、设施达到邮政业务的要求,跨入德都县境内邮电战线先进行列。邮电支局成立以来,多次被评为黑河地区、德都县邮电战线先进单位。
邮政支局设在农场,对于农场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及时传递党报党刊,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沟通各种信息,增强农场经济领域对各地经济信息的了解,搞活经济,提高农场经济效益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方便了职工群众对邮件工作需要,近几年经济体制的改革,支局对邮政工作也进行了各项费用承包,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端正了业务指导思想,使各营业项目损失率、误差率、经济指标都在省、地、县规定的范围内。
邮电组织领导一览表
历年营业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