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概述

第四阶段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

第一节 概述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党和人民艰难曲折地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十年。
  1966年中共中央“5.16”通知下达后,支队广大群众出于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热爱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也卷入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的”所谓政治大革命运动中。从学校红卫兵扫“四旧”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从成立战斗队揪斗所谓“走资派”到“夺权反夺权”;从“支左”大联合到“三结合革命委员会”;从“清理阶级队伍” “反击右倾翻案风”到“天安门事件”;从批“孔孟之道”到“九.一三”事件,直至“四人帮”的粉碎,记载了“十年动乱”以及党和人民用血的代价迎来了春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文化大革命”中的农场工作,由于建场以来的良好基础,广大职工干部出于对党、对毛主席、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虽在动乱之年,但仍能坚持“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1968年秋开始城市大批知识青年来场,1969年未根据省劳改工作会议精神,为落实毛主席“团结起来,要准备打仗”的伟大号召,决定引龙河农场在押罪犯迁出。由肩负着“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劳改事业单位转为以生产为主的国营农场企业单位。“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同时也由于企业性质的转变,大批三大城市知识青年的进场,在经营管理等诸方面都面临着新的课题,造成连年严重亏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