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第三编 医疗技术

第一章 概况

概况



  医疗工作是医院的根本任务。医疗工作包括门诊医疗工作、临床医疗工作、医疗技术科室工作和急诊急救工作。医疗工作在院长和业务副院长的领导及职能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分别由门诊部、临床、医技科室完成。
  医院的医疗工作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受了起伏变化的考验。
  医院开办时,正值“十年动乱”时期,战备形势也十分紧张。由于人员来自沈阳军区所属61个单位,又是边建院边开诊,所以到l972年才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医疗工作开始走向正规。当时称为兵团医院,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并赢得了应有的声誉。到l978年,各项医疗指标达到医院开诊以来的最好水平。虽然由于体制变动,80多位现役医疗业务干部调回部队,加之医院向农机校退还房舍,医院搬迁,床位压缩的影响,医疗工作曾一度受到冲击。经过几年的调整、整顿,医疗业务骨干力量的调配充实,特别是抓住医院迁入新院址的契机,因势利导,整章建制,到1983年,医疗工作重新步入了正常轨道,并逐步向高层次发展。到l988年,医疗科室由建院之初的ll个发展到20个;医技科室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10个;医疗设备大幅度更新;各项医疗指标达到医院的空前水平。治愈好转率91.37%,其中:治愈率为62.84%,平均床位工作日353 天,床位使用率达96.45%,医疗工作的长足发展,为后来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奠定了基础。1992年在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部署开展的医院分级管理达标活动中。医疗、护理工作根据标准要求,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使卫生部颁布的269个医疗技术项目标准有204项(占75.89%)可以全面完成,并开展替代项目l40 项,达到了“三级乙等”医院水平。在同期,医疗、医技科室的建设达到了医院建设的空前水平,l993年共有医疗科室22个,医技科室l3个,比建院初期翻了一翻。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从1993年以来,医疗市场出现萎缩而且逐步加重,门诊和住院病人明显逐年减少。1993年比l988年门诊总人次下降45.8%,住院病人总人数下降48.1%。到1998年,以上两项指标又比l993年分别下降31.5%和49.8%,医院床位大量闲置,医疗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随之而来,经济效益也每况愈下,到1998年才略有盈余。出现上述疲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1.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病人分流;2.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竞争力不强;3.医院地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4.企业龙头医院的作用消失,对内部病人外流失去约束;5.公费医疗改革,医药费用增加;6.京哈公路建成,双城地区病人转道市内。
  为了医院的发展和更好地为垦区职工家属服务,尽快扭转上述困难局面,多年以来为加强医疗工作建设,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人力、物力。l983年,积极创造条件,开办了布病和肿瘤病的专科建设,并把肿瘤专业做为重点科系来抓,获取了黑龙江省第二肿瘤医院的称谓。大力发展横向联合,积极开办市内门诊,以扩大病源,增加医院的两个效益。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96年和l998年在市内先后建起两处门诊,开创了医院发展的新阶段。1998年还在反复论证考察的基础上,经过批准,建立了垦区的首家老年公寓医院。随着现代大型设备的投入和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努力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30年来,医院医疗工作的发展有了深刻变化,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有些诊疗技术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附:l.历年完成医疗任务情况表
    2.治疗有效率曲线图
              历年完成医疗任务情况表
  表3—1



  续表3—1



               治疗有效率曲线图
  表3—2         (1970—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