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内二科

第二节 内二科



  内二科(包括神经、泌尿、消化、血液、内分泌、中毒专业)组建于1995年9月,由原来的内二科、内三科合并而成。
  主 任: 刘云午(消化)  1995.09—1998.12
  副主任: 崔靖君(血液)  1995.09—l998.04
       程其盛(兼)   1995.09—1998.05
       孟庆华(泌尿)  1998.07—1999.06
  主 任: 孟庆华     l999.06—至今
  副主任: 韩大跃(神经)  1999.06—至今
  床位42张,工作人员28人(医师l2人,护士l6人)。
  原内二科是以神经内科为专业的科室,建院之初合于内一科,1980年独立成科,称内三科,l982年改称内二科。1986年成立泌尿内科并纳入其中。
  副主任: 何国斌(内一)   1969.12—l971.02
  主 任: 何国斌     l971.02—1975.11
  副主任: 孙 夫(内科)   1974.Ol—1977.04
       谷德祥(内科)   1975.11—1977.04
  主 任: 谷德祥(内科)   1977.04—l977.1l
       张绍卿(内三)   1980—1983
       韩治帮(内三)   1983—1985.03
  副主任: 诸秀梅     1984.02—1986.08
  主 任: 孙竞英     l985.11—1986.08
  副主任: 李 兴     l985.11—1986.08
       李 兴(神经)   1986.08—l991.10
       孟月芝(泌尿)   1986.08—1995
  主 任: 李 兴(内二)   1991.10—1995.09
  床位39张,工作人员2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2人。
  原内三科,在建院初期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室,l982年调整科系,确立内三科以消化、血液和内分泌3个系为主体专业。
  副主任: 崔培文     1974.O7—l977.11
       黄长鼎     1978.08—1981.02
       韩治帮     1982.O7—1983
       林伯杰     1984.O2—1984.12
  主 任: 林伯杰     l984.12—1985.10
  副主任: 崔靖君(血液)  1986.08—1995.05
  主 任: 刘云午(消化)  1987.01—1995.05
  床位42张。工作人员20人。
  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的治疗方面采取血流变学监护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脑囊虫病的治疗也有突破,对癫痫病的治疗,应用改善循环的理论取得一定成效。对脑血管病采用脑梗塞的超早期溶栓治疗收到明显疗效。引进紫外线照射充氧血液疗仪、微波治疗仪,提高了对脑血管及脊髓病的康复治疗。
  泌尿内科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收到良好效果。设有腹腔透析室,疗效显著。
  以上专业撰写国家级论文25篇,省级论文50篇。
  消化内科设有3台纤维内窥镜,可进行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等项检查技术。设有血液、内分泌实验室,备有XDI型细胞悬液制备器,提供质量可靠的胎肝制剂。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含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及溃疡病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均采用最先进的急诊内窥镜检,有针对性开展局部用药及适量采用凝血酶及立止血等药物,使抢救成功率达98%,在省内居领先水平。
  血液系,在省内首家开展了胎儿肝脏、脾脏、胸腺悬液的制备和临床应用,并获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胎肝悬液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肝炎及急慢性白血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之后又开展了“普鲁卡因静点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例”,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应用一等奖。
  内分泌科在检验科的配合下,开展了垂体一甲状腺轴、垂体一肾上腺轴及垂体性腺轴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对垂体瘤及肾上腺醛固酮瘤的诊断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由于内分泌试验及放免技术的开展,对各种内分泌组织疾病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
  中毒专业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治疗,取得了较系统的经验。
  以上专业撰写论文25篇,其中国家级11篇,省级l0篇,地市级4篇。
  1995年,为使各专业人员适应工作需要,做到一专多能,开展讲座20余次,以提高其业务水平。抢救危重病人162人次,抢救成功率80%以上。开展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中药降氮栓疗效”进行大人群疗效观察和缓慢释放脑脊液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三年来完成消化、神经、泌尿、血液、中毒、风湿病等方面的中专班教学300余学时,临床带教60余人次,发表国家级论文30篇、省级论文60篇。
  由于医疗市场继续疲软,住院病人逐年减少,特别是消化系病人减少明显。床位使用率只在50%左右,科室收入明显降低。客观因素的存在,有些骨干力量相继调出。1998年春季,有些同志调入香坊门诊部工作,科内工作人员现有l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