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检验科

第五节 检验科



  检验科成立于建院之初,其历任主任、副主任如下:
  副主任 苏跃新 l969.12—1977.11
      张 造 l984.02—1994.12
      刘明发 1984.12—l986.08
  主 任 刘明发 1986.O8—1993
  副主任 张 造 1994.12—l995
      韩香云 1995.04—1998.05
  主 任 韩香云 1998.05—至今
  科内工作人员,最多时23名,其中副主任检验师l人,主管检验师3人,检验师l人。90年代随着人员离退休和人员流动,科内工作人员保留l2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检验师10人,检验士1人。
  建院初期,设有常规室、生化室、细菌室、病理室和血库。l983年后技术力量充实,将病理、血库分出单设。又增添了内分泌检测,骨髓血细胞分析,各种凝溶血检验。建立了免疫室、乙肝五项检查和各种免疫球蛋白测定等。细菌室又添净化台、低温冰箱等。l985年选购欧林巴斯全自动显微镜及荧火显微镜,岛津240分光光度计,半自动血流变系统测量仪。l986年购置DH—200血气分析仪。1987年又购入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和尿液分析仪,结束了临床检验手工操作的历史。
  1991年,淘汰了落后的尿液分析仪、细胞仪、新购两台日本产420尿分析仪。l992年集资购置意大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7万元)和日本产光电血细胞仪(5.9万元)。1995年购进MEDICA K NaCI电解质分析仪,用以取代火焰光度计。1996年又淘汰了毛细管血流变仪,购置了椎板式血流变仪,可观察血液动态粘度,性能好。l997年购置了伯乐一550酶标仪和威图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使免疫由定性到定量,解决了检验科的急诊检验问题。
  1992年以来,生化更新方法l3项,开展新项目l6项,开始制定肝功、肾功、离子、血脂、心肌酶谱等系列组合,极大地满足了临床和病人的需要;免疫室开展了乙肝五项、尿癌试验、心肌抗体等28项新项目;细菌检验室开展了厌氧菌培养、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培养等l0个新项目;临床检验室开展了含铁血黄素、凝血酶原以及3P试验等,使临床诊断有了科学依据。
  1992年实施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期间,积极学习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的检验科技术标准和哈铁医院的管理标准,全科共制定172项工作制度和操作标准,完善了各种操作卡,重新制定了各项登记内容,成立了科内质控小组,健全各组质控图和质控记录,参与医院感染环境监测项目,使检验科的技术标准及时到位,并顺利地通过评审。
  从1990年以来,参加省检验中心的质评检查。生化室间质评34次,平均l6次优秀。血糖室间质评,获得1994年、l997年全省单项第一,血氯获1996年全省单顼第一。临检室间质评24次,平均l3次优秀。免疫室间质评24次,l9次优秀。微生物室间质评24次,22次优秀。
  1998年8月,省检验中心检查市区53家医院,认为检验科管理规范,室内质控认真,质控图、质控记录真实,成绩优秀,排位全省第五名。
  科研工作取得了好成绩。由韩香云主持的《200株肠球菌的系统鉴定及药敏试验的研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肠球菌鉴定系统,为我国微生物资源数据库补充了肠球菌的数据源。于1993年分别获农场总局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l998年又被国家科委评为国家成果。l995年由赵冬梅等研制的电解质分析仪A、B标准液获得成功,获总局卫局新技术推广应用三等奖;自行研制的细胞仪稀释液稳定可靠,1998年自配MEK—5105血球计数仪稀释液获本院新技术应用奖。因此,韩香云同志于1993年被评为总局“三八”红旗手;l997年被评为垦区“八五”优秀科技工作者;检验科于l997年被评为总局的科技先进单位。
  30年来,全科共撰写论文71篇,其中国家级l5篇,省级38篇,地市级10篇。从1987年至l996年为院办的中、大专班提供微生物、免疫、寄生虫、分析化学、生化等实习场所,5名同志带课教学达500学时,带进修实习人员80人次。1992年6月,筹备召开了黑龙江省农垦医学会检验学术交流会,交流论文l35 篇;1994年5月,又召开了黑龙江省基础医学学术交流会,交流论文l04篇,为垦区的检验学术交流和检验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