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助医 以副补医
第四章 以工助医 以副补医
以工助医 以副补医
1988年,根据卫生部文件精神,为安置待业青年,同时弥补事业费的不足,医院在原有劳动服务公司的基础上,试办了饮料厂、铅印室和汽化炉厂。这些小型企业,都属大集体性质,医院给予了必要扶助,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一、劳动服务公司,成立于1981年4月,经理张淑珍。l989年末职工数为28人。经营项目有招待所、商店、招待食堂、青年饭店和烫发。年经营额在35万元左右。累计盈利6.8万元。规定招待所收入45%上缴医院。
招待所餐厅于l990年起,由职工王芳承包。根据需要,服务公司于1992年将餐厅收回,由服务公司自己经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1997年投入部分资金,将餐厅进行了改造、装修,开设了两个单间,置办了一套VCD设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根据市场形势和经营情况,设在门前和主楼的商店,分别于1992年6月承包给原来商店的职工李淑花、许文华二人,每月向公司上交承包费。青年饭店于1990年至l993年由后勤曲向阳承包,期满后由本院职工李永才承包。招待所尚保留床位40张,由劳动服务公司经营。发廊因经营亏损停业。
1997年以后,公司经理由王玉娜接任。公司人员有所减少,有的退休,有的停薪留职,1998年实有职工13人。
二、综合加工厂,是以饮料厂、铅印室、汽化炉厂为基础,于1990年10月经总局批准成立的,由朱桂兰任经理。1993年4月,成立农垦吉达公司。随着汽化炉厂l989年停办,铅印室1996年关闭,综合加工厂(吉达公司)实际上只剩饮料厂了。
龙露饮料厂,1988年8月1日成立,并开始试生产。8月24日在天鹅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产品“参宝可乐”和“桦树汁”饮料投入市场。该厂有固定资产价值21万元,机器设备(含汽车)ll万元,房产10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建厂时职工数为28人,l989年末为39人,其中安排职工子女就业l4人。建厂开始至1988年12月,与曙光农场饮料厂联营,生产“参宝可乐”,同时购买桦树汁原浆,生产“桦树汁”饮料;1989年lo月与带岭林业实验局桦树液研究中心协作,1989年1月正式联营,由该研究中心供应原浆,提供配方,在厂进行生产。定型产品有桦叶牌蜜桃型、荔汁型和可乐型“桦树汁饮料”,准产批号为哈卫饮字(89)109号。省优产品,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铜牌奖。1989年年产40960箱,经营情况接近持平。1991年1月,由朱桂兰接任饮料厂厂长。为改变饮料厂的经营状况,从精简入手,狠抓企业经营管理,车间实行定岗、定员,并实行计件工资加奖励,开展节约挖潜、减少损耗、降低成本;对运输车辆实行计件工资并对油、件、维修实行三包;抓技术训练,提高队伍素质;整顿产品,抓产品质量;重金聘请专家配方,延长保鲜期,使保鲜期比同类产品提高1倍,使饮料厂的形势有了明显改观,除还清债务还盈利5万元。1991年8月30日,在哈尔滨市20家饮料厂、100 多种产品品种展评会上,桦树汁蜜桃型饮料获全市第一名。新投产的桦汁、荔汁型饮料,获新产品优质奖。
饮料厂是在一处豆腐房的基础上改建成的,除了对基础厂房按要求标准做了改建装修外,又于1991年新建冷库100平方米,车库l00平方米,围墙300延长米,对400平方米的厂区进行修整,开辟花坛两个。l992年接楼200平方米,购置运输车两台,增置果汁设备及流水线,产品达到10多种。建厂11年,先后安置待业子女36人,缴纳税金l43万元,解决待业青年工资54万元,缴纳职工保险金5.6万元,拥有固定资产59.5万元,流动资金21.5万元。
由于市场变化,经营无利,饮料厂被迫改变经营方式,与市内金卫东协议带料加工。除工资、水电费用由金负责外,每月收取加工费1200元。1999年4月28日签约,5月5日试生产。开产后已有小百花系列饮料、甜橙、可乐、桦树汁、水蜜桃、苹果五个品种投入市场。后因市场销路不畅停产。
三、铅印室成立于l988年10月。l089年末职工人数为5人,其中外请老师傅2人,安排职工子女就业3人。设备有八页机l台。业务范围是承印院内医用表格薄册。年经营收入2—3万元。由于生产业务量不足,经营亏损严重,于1996年12月撤消。
四、汽化炉厂:1988年10月成立,与外单位联营,1989年停办。
五、益达化学复合板厂。为了拓宽经营渠道,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本着“以副助医”的精神,经过到山东济宁等地参观考察,在总局的支持下,由王诚、孙辉、郭贵民以及刘永常等负责,利用原同位素和药库的闲置房舍,开办了黑龙江省第二肿瘤医院益达化学复合宝丽板厂。
办厂经费来源于总局贷款5万元和医院垫支1万元。
1994年5月试生产,后因厂房搬迁、改建,于10月19日才正式生产。到1995年1月10日共生产宝丽板成品50张,未成品306张。
由于经营者都是在职的卫生人员,生产条件的限制以及产品打不开销路等主客观原因,经营亏损,于1995年5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