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院庭管理
第五节 院庭管理
1980—1983年,各科室、部门陆续迁入新院区。当时基建工程还未完工,院区内残土和基建垃圾成堆,“晴天一屋土,雨天一屋泥。”为建设优美的休养环境,院领导一手抓建院开诊,一手抓卫生绿化。调整充实了爱卫会,成立了绿化委员会,党委书记王公礼和副院长石世凤主持制订了《院区整治整体规划》,并亲临第一线指挥。当时机关负责卫生和绿化工作的是院办公室,1987年交由总务科接管。全院同志多年来为改善院貌付出了艰巨的劳动。
1981年,拣石头、清障碍、修路面,投工l l75个,完成了8200米的路面清理任务。
1982年,机关、办公室和外科支部党员带领群众砌筑花格围墙40多米、建月亮门2处、六角凉亭2座;总务处的党员对两座大门进行了装修。一年中,清理残土、垃圾7000多吨,修花坛7座。院内外植树9500多棵,铺草坪l435平方米,绿地复盖率初步达到l8%。l983年,还修建了98平方米的自行车棚,永久性绿地护栏l000米,家属区进行了“三建六清”。当年医院评为哈市和南岗区绿化先进单位和区的“三建六清”先进单位,家属区被命名为“文明院”。
1984年,春夏两季植树l7种,l2000棵;栽花22种,l2000棵,彩化面积达1838平方米,绿地复盖率达25%以上。在主楼前修筑了假石山和孔雀开屏彩雕。机关、后勤同志顶烈日劳动20天,建起了一座182平米的十字凉亭。当年还
建成了312平方米花窑l座。培养盆花800多盆,草花22种,20000多棵。
1985年,党委副书记梁从武率领机关同志开展两次义务劳动,清理太平间前和锅炉房前建筑垃圾残土370立方米,铺步道板220平方米。团员和青年义务劳动铺传染科楼前砂石路l80平方米。院区内护栏、凉亭油饰一新,还修筑了装饰门1座。全年植树750株,植花冠木6000棵,栽草花15000棵。当年被评为省级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和省级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
1986年,绿化复盖率已经达到68%。在哈市卫生局、哈尔滨日报和新晚报联合举办的哈尔滨市卫生系统“三杯一佳”百日竞赛活动中(从3月20日到6月30日),一举夺得省级医院“优美环境白天鹅杯”赛第l名。
1987年,总院绿化专题片《仲秋佳色》获哈市绿化电视大奖赛二等奖,并曾在省、市和中央电视台播映。
从1982年以来,全院总计共植树29000棵,修花坛、花池55个,占地3500 平方米,栽草花约25种,35000株,铺草坪9000平方米,建雕塑和小品6处,立宣传牌l6块,路标9个,围栏2310米,绿化占地总面积达57178.80平方米,绿地复盖率达95%以上。
1990年在院区东侧开道一条,院区分段设立路障,防止车辆随意行驶。l996年开展建设“文明小区”活动,修凉亭3处,柏油广场一处l494平方米,修花池840平方米,铺硬面道路433延长米,立标牌12块,建宣传板一处。1997年在家属区修小围墙l70延长米,修水泥广场400平方米,铺砖地面2113.95平方米。另外:植树l300株。
从1985年以来,总院保持了省级绿化和卫生先进单位的荣誉,l996年又获市“文明小区”称号和总局《垦区绿化标兵单位》。
多年来,卫生和绿化管理已形成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