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扶贫医疗队
北疆扶贫医疗队
大 周
有人说,黑龙江省有多大,黑龙江垦区就有多大,因为该省多数县,特别是边境县都有省农场总局所属的农牧场。然而,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不少农牧场的职工群众收入偏低,病残者多。1986年时,省农场总局经调查认定贫困农场就有25个。
针对各贫困农牧场缺医少药,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状况,农垦总医院于1992年11月组成了扶贫医疗队。它是全国农垦第一支,亦是我国最早组成的有规模、有组织的扶贫医疗队。
全院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报名参加医疗队。而后,如愿者便不讲任何代价奔赴各贫困场了,接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便相继发生了:在长水河农场,女青年杨丽娜腹部长了包块,因为家中经济困难,5年多没有就医,是这个扶贫医疗队为其摘除了一个在大网膜中紧包着的两公斤多重的畸胎瘤和阑尾,术后,病人母亲跪在医疗队成员面前感谢医生们;在建边农场,一逾产妇女高烧39度,已破水32个小时,扶贫医疗队员在果断地作剖腹产手术后,又对婴儿实施口对口呼吸和药物抢救,才使母子平安,婴儿的爷爷请医疗队员为孩子取了名字;在跃进农场,这个扶贫医疗队为一个仅22个月的幼儿成功地作了难度很大的颈部血管瘤手术;……
这个扶贫医疗队对老职工、老干部、老贫困户、老知青等人作优先检查,从诊断到手术均免费。医疗队的准备工作很细致,包括8超用液、心电图用纸都是自带。他们坚持用紫外线对手术包及有关器械消毒,在简陋的手术室内作出大医院手术的水平,绝大多数达到了百分之百的一期愈合率。
这个医疗队每次出征,都由主要技术力量、组成最强的“阵容",如最近派出的医疗队8名医生中便有多名具有正、副高职称的专家和院内医技最高的医生,如内科主任医师宋志忠、儿科主任医师刘玉书、妇科副主任医师李风雷(国家卫生部先进工作者)、副主任麻醉医师孟繁生;还有主治医师贾洪斌、B超主治技师王宏、主管检验师黄学林等。
至1995年l2月底,该医院已派出13批医疗队,足迹走遍垦区所有贫困农场及部分交通不便的农牧场及生产队。先后共组织各科、系医生l00多人次,携带心电图机、8型超声等仪器和20多万元的药品,免费诊治病人70000多人次、检验病人逾万人次,做8超检查l5000多人次,做手术l000余例。黑龙江农垦总医院扶贫医疗队队员已成为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农工与农民眼中的“救星”和“恩人”。
(原载《开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