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野果类

第八节 野果类



                 第八节 野果类
  本县多山林草野,原生野果繁多,兹分以浆果、油果、粉原果等,录述如次:
  一,浆果类(主要为木本)
  乌苏里野梨 蔷薇科,亚乔木,属香水梨型,即花盖梨之野生种(《黑龙江树木志》)。芳香甜酸,遍布县内杂木林中。以坨窑山、大鼎子山、彭祖岭等地居多。受气侯雨量及虫害影响丰欠无定,有移为家植者,又可作砧木。
  山荆子 蔷薇科,俗名山丁子,亚乔木或灌木。五月下旬开白花,果似红豆,蒂长似簪,九月经霜甜酸。县内江河岸边山间谷地多有之,为苹果之砧木。
  钩悬子 蔷薇科,俗呼马林,盖俄语转音也。带刺小灌木,茎红色,生山谷间,五月下旬开花,八月初旬果实成熟,聚果,形同以手托盘,故俗以此名之。
  覆盆子 蔷薇科。茎灰绿色带小微刺,花果同悬钩子,亦名托盘或马林,种子入药。
  笃斯越桔 杜鹃花科,常绿小灌木,即黑越桔。生沼泽湿地,故俗名哈塘果。又写作


柿。花似小灯笼,果似山葡萄粒,八月初成熟,生食或酿酒。本县1958年前,此种分布总面积在三万亩之数,随土地之开发。水域缩小,现仅剩北小七里沁河、永幸、关门嘴子、苇子沟等地少有分布,总数不到2 000亩左右。
  红越桔 杜鹃花科,常绿小灌木。生高山脊岭阴湿处。株高仅20—30厘米,半匍匐生长,生红色小圆形果,其味甘甜,通古斯语谓之“牙疙瘩”者是也。本县大鼎子山、坨窑山、房柁山等处有分布,未曾见其结果。
  野山楂 蔷薇科,亚乔木或灌木。叶深裂,叶面绿色,背银灰色,六月初开花,果束生上擎,味酸甜,个体略大。生江河岸畔高阜地。
  毛山楂 蔷薇科。形同野山楂而小。
  山里红 蔷薇科,小乔木或灌木。树干银灰色,生硬刺,叶深裂歧成不规则条状,花同前,果小多数,面甜而不酸。
  山葡萄 葡萄科,《诗经》谓之莫,即葵奠是也。遍生县内杂木林中,结果成串,成熟后黑紫色。甜酸可食并可酿酒,随森林之开发,本品日益见少。
  茶藨 虎耳草科,小灌木。开黄色小花,果红色圆形,有不明显白色纵纹,似灯笼,九月成熟甜可食,俗谓之山樱桃是也。遍生本县中部西部深山区。
  狗枣子 猕猴桃科,学名狗枣猕猴桃。挠力河南岸深山区沟谷中多有之,藤蔓植物,果扁圆柱形,八月下旬熟落,仍为绿色,味香甘甜并可酿酒。
  花楸 蔷薇科,灌木。树皮黑色。生大鼎子山、暴马顶子、花石立子,骆驼砬子山巅,果熟时如山里红,可酿酒。
  野玫瑰 蔷薇科,带刺小灌木。花粉红艳丽,可制玫瑰茶。果熟时可食,为制造维生素之原料。
  稠李 蔷薇科,乔木。果实黑色,可酿酒。遍生县内山间沟谷水畔。此树发芽耳于柳。
  山桃 蔷薇科,乔木,学名山桃稠李。浆果汁蓝黑色,味苦涩,可酿酒。遍生县内山区陂隰之地,唯无人利用。
  岩高兰 岩高兰科,常绿匍匐小灌木。生黑色小浆果,味甘,分布在大鼎子山等高山巅。
  山草莓 蔷薇科,多年生草本。生山边林缘向阳陂地。花白色,七月初浆果成熟,甘甜可食并可做蜜饯酿酒。
  小果红莓苔子 常绿半匐匐灌木。生深山区湿草甸。小果红色,酸甜可食。
  二、油果类
  红松子 松科,为红松之种实,又名海松子。含油率百分之四十以上。全县年最高产量达150万斤(1985年)。随着林木之砍伐,资源日少一日。入药。
  山核桃 胡桃科。遍生县内深山区。种仁可食,并入药。
  胡榛 桦木科,河北称平榛。县内广布。富油脂,可食。《诗经》:“山有榛,隰有栗”是也。
  毛榛 桦木科,小灌木。杆直,皮银灰色。坚果外苞皮密布毛刺,含油脂同胡榛而壳小,炒之可食。
  三、粉果类
  橡实 壳斗科(即山毛榉科),槲及蒙古栎——通称柞树之果实。富淀粉并含单宁,荒年可代粮,入药,并是工业原料。本县广布。丰年时总储量可达 5 000万斤以上。唯无力收拣,多为鼠兽啮食。
  菱 菱科,野菱,俗呼菱角,有二角四角之分。米可煮食。六十年代前遍布全县泡泽,七十年代以降,随着人口日增,法令弛禁,网罟密布,乱渔滥捕,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