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路 第二节 公 路
一、公路建设
(一)省级公路
1、依饶公路(省道S307)
1986年,依饶公路由依兰县经佳木斯、福利屯(集贤)、友谊、宝清到饶河,全长 503.7公里,其中福利屯到宝清113公里,宝清到饶河220公里,宝清段七星泡至朝阳71.2公里省级公路。好路率80.3%,综合值76.9%,标准路6公里。1997年,对依饶公路宝清至七星泡段51.13公里改建为二级砼白色路面,于当年7月4日开工建设;1998年9月 25日竣工,10月10日通车运行。改建后的宝清至七星泡段48.2公里纳入国家干线养护
2、富密公路(省道S205)
富密公路由富锦市经友谊县、 宝清县七星泡镇、小城子镇太平村、 龙头镇至密山市全长272.3公里,其中宝清县七星泡镇至宝清镇段 48.2公里,路段为微丘地带。宝清县至密山市为116.6公里,其中宝清境内 71.4公里。该线路为山岭重丘地带,公路沿山盘旋而建,路况为三级砂石路面,是宝清至龙头桥水库和密山市中俄口岸的重要通道,该路段为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1986~2005年好路率平均为77.5%,综合值为77.6%。
3、依宝公路(省道S308)
依宝公路由依兰经道台桥镇、三道岗镇、勃利、七台河、茄子河至宝清县。该路段在宝清境内全长51.11公里,是宝清县煤炭、木材运输的交通要道。2001年8月 5日,宝清段纳入省网化工程,并开工建设,设计标准为二级白色砼路面,长46.6公里,支线柏油路4.51公里。2002年11月8日该项工程交工验收,经专家综合评定得分为94.43分,质量等级为部颁优良工程。
2001年,依宝公路宝清段改建工程开工仪式
(二)县级公路
1、边防支线(县道026)
1987年,省交通厅将大和镇至五林洞边防公路移交给宝清县,县养路段成立大和镇和青山口道班,常年养护。大和镇至五林洞路称为边防支线,全长 27.86公里,为四级砂石路。2005年,大和镇至五林洞路段被省交通厅列项,改建标准为三级砂石路,总造价 1 678万元,中央补贴630.5万元,其余部分地方自筹。该路段由东方红林业局承揽施工任务,同年10月完工。
2、宝建公路(县道137)
1988年,宝清至建平公路称宝建路,该路段全部加高沙石80公分以上。2003年,县政府抓住提高通乡公路的通行能力这一历史机遇,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对宝建公路34.5公里进行改建,技术等级为三级黑色路面,同年 8月13日开工建设,2004年10月 1日完工,经验收为合格工程。改建后路长为32.7公里。
3、友宝公路宝清段(县道136)
友宝公路宝清段由七星河乡起经五九七农场三分场、一分场、原十八里乡高家村、付家村、双泉村、 十八里村、十二里村至宝清镇北出口,全长42.7公里,宝清管养的路段 21.5公里。1988年,以改造提高为重点,对七星河乡14.5公里中高低矮路基进行了一次大整修,该路段改造成三级砂石路,桥涵为木结构,由农民工常年养护。 在宝清镇北出口至宝清镇道班(十八里和宝建线交叉路口)路段K0+000至K1+900处进行改建,于2003年8月开工,2004年10月 1日完工,加宽路基,并建成二级白色砼路面1.9公里。
(三)乡级公路
1986年,宝清县地方道路纳入正常养护的路线49条,累计全长 442.8公里;季节性养护34条,累计 118.6公里。1987年5月中旬至9月下旬,整修公路30条,全长 257.1公里,铺装路面230公里,清挖边沟560公里,割路肩草560公里,整修树床207公里,维修桥涵10座/202米,新建涵洞50道,维修交管站、道班房20栋2 000平方米。同年9月23日,全省地方道路工作会议在宝清召开,宝清县受到省政府奖励,颁发奖金30万元。1988年,地方道路上标准,打通了12个村屯,全县实现 “五通五化”(以县城为中心与省、市、邻县、乡镇、村屯相通;实现路面砂石化、桥涵永久化、路树林荫化、养护经常化、管理规范化)。全县纳入乡级养护的路线 13条,全长237.8公里。1999年,新建乡级公路10.3公里,解决了 6个村屯2 000多农民行路难的问题。宝清至尖山子乡的乡级路。经省发展计划委黑计建字〔2002〕1288号文件批准立项,于2004年纳入全省通乡公路建设计划,全长21.17公里;该工程属于改建工程,国债项目,同年 7月1日开工,2005年10月1日交工使用。该工程技术标准为三级黑色路面,有3个合同段承担施工任务,总造价为1 464万元。经专家组联评验收该项目工程为合格工程。
2005年,全县有乡级公路68条,全长638.1公里,其中,三级公路为 81.3公里,四级公路299.6公里,等外路257.2公里。
2004年,宝清县夹子山子乡级公路施工现场
(四)村级公路
1、小城子镇青龙山村至柏石屯公路
全长16公里,改建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 6.5米,路面宽6米,圆管涵 8米/11道,总造价133.6万元;2004年8月5日开工,9月30日竣工。
2、青原镇至新城村公路
全长3.5公里,改建为四级白色砼路面;路基宽 6.5米,路面宽6米,圆管涵 2道,总造价203万元;2004年8月5日开工,2005年10月15日竣工。
3、青原镇青山村至前进村公路
全长2公里,改建为四级白色砼路面;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圆管涵9米/2道,总造价116万元;2004年8月5日开工,2005年10月15日竣工。
4、宝清镇至畜牧场公路
全长5.2公里,改建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6.5米,路面宽 6米,圆管涵18米/2道,总造价34.5万元;2004年9月1日开工,10月30日完工。
5、宝清镇经报国村至北山屯公路
全长4.5公里,改建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造价为29.9万元; 2004年9月开工,10月竣工。
6、夹信子镇经合作村至五一村公路
全长9.2公里,改建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涵洞62米/7道,总造价61.1万元;2004年9月开工,10月完工。
7、夹信子镇奋斗村至元宝村公路
全长4.4公里,改建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造价为 29.2万元;2004年9月开工,10月竣工。
8、七星河乡前平村至北宝村公路。
全长16.8公里,改建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7.5米,路面宽7米,造价为168万元;2004年9月开工,10月底完工。
9、七星河乡至北宝村(湿地)公路
全长23.0公里,改建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7.5米,路面宽7米,造价为 152.6万元;2004年7月开工,10月底竣工。
10、万金山乡至志强村公路
全长16.6公里,改建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圆管涵110米/13道,造价为142.8万元;2004年9月开工,10月底竣工。
11、青原镇永乐村至永强村公路
全长3.4公里,改建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造价为 22.6万元;2004年9月开工,10月15日竣工。
12、七星泡镇至解放村公路
全长7.9公里,改建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造价为 52.5万元;2004年9月开工,10月15日竣工。
13、小城子镇富山村至矿山村公路
全长8.4公里,改造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涵洞36米/5道,造价为33.6万元;2004年9月开工,10月竣工。
2005年,全县村级公路有84条,全长312,9公里,其中三级公路4.3公里,四级公路146.3公里,等外路162.3公里。
(五)旅游公路
1、龙头桥水库公路
由富密公路46公里处至龙湖山庄,公路全长 7.1公里。水库公路项目工程由国家水利部勘测设计,由宝清县交通局施工管理,于1997年4月 20日开工建设。承揽工程单位为县养路段、省水利四处等 4家。修建四级砂石路,路基宽度7米,路面宽度 5米,圆管涵8米/1道,盖板涵3米/4道,箱涵8米/1道,总造价 490万元。省水利厅投资建设。于1997年10月 1日竣工通车,1999年经国家水利部验收合格。
2、梨花山庄公路
由小城子镇梨南村至梨花山庄,该路全长 18公里,公路等级为四级白色砼路面, 总投资1 058万元。该项目纳入村级路通达计划,由交通部车购税投资每公里 25万元,其余不足地方政府自筹解决;2004年8月开工,当年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 2005年,该工程由于资金短缺,材料供应不及时,又改变设计标准,影响进度,没有完工。
二、桥 涵
(一)国省干线公路桥涵
1、桥
(1)依饶公路七星河大桥 七星河大桥是依饶公路宝清段网化工程中的一座大型桥梁。位于依饶公路K57+762公里处,大桥全长 206.16米,跨径10×20米的简支T梁桥梁。该桥结构,下部工程为钻孔桩,板埋置式桥台,柱式中墩;上部为装配或钢筋混凝土T型梁。该桥梁工程1997年8月17日开工建设,1998年8月12日完成全部施工任务,9月 25日竣工。施工单位为黑龙江省路桥总公司第一工程处、第七工程队承建,经省专家组检验为优良工程。
(2)依饶公路挠力河大桥 挠力河大桥(二桥,即新桥)位于依饶公路宝清至朝阳段白色砼路面 K0+901公里处,是通往宝清东部地区八五二农场、八五三农场至饶河路线上横跨挠力河的一座大桥。全长306米,跨经30米10孔,结构为上部构造采用钢绞线预应力T梁,桥梁墩台身用30号砼,锥护坡及涵底铺砌现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该桥梁项目于2003年纳入省网化改建工程,由佳木斯设计院组织勘测设计,黑龙江省龙建集团一处负责施工,于2004年 7月15日开工建设。2005年属于再建工程。
(3)依宝公路青龙山大桥 青龙山大桥位于依宝公路K90+720公里处,是连接依兰、勃利、七台河、宝清、双鸭山市的公路通道。2001年依宝公路纳入省网化改建工程,拆除原青龙山大桥,重建一座新桥。全长为125.5米,6孔,每孔2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上部结构为简支梁结构,下部为扩大基础,圆柱式墩身,大桥为埋置双肋板式台身,扩大基础。2001年 7月1日开始营建,2002年11月7日竣工,经省专家组检验为优良工程。
2、涵 洞
1997年,改造依饶公路宝清至七星泡段中桥 2座(七星河一桥86.1米,金沙河一桥86.1米),小桥20座/172.1米,涵洞山道635.5米。2002年,改造依宝公路宝清至岚峰段中桥 2座(东泉桥55.7米,梨南桥85.5米),小桥14座/319.4米,涵洞47道/895.91米。2005年,依饶公路朝阳段中桥1座/44.5米,小桥3座/47米,涵洞17道/242.25米。
(二)地方公路桥涵
1、桥
1986年,建桥5座139.8米,其中双永线巨宝桥22.5米、朝五线奋斗一桥21米、永银线挠力河一桥48米、东二线小挠力河桥34.3米、夹龙线兰华桥 14米。1987年,建朝五线为国桥(原色金别河桥)1座23米。
1990年,建宝联线东牧桥1座7.5米。1992年,建桥2座36.7米,其中,朝尖线红旗二桥11.7米、富岚线二道桥25米。1993年,建桥2座 106米,其中,永银线挠力河二桥101米、朝五线向山桥5米。1996年,建七三线红星桥1座11米。1998年,建朝五线五丰桥1座 10米。1999年,建七三线永泉桥1座14米。2001年,建朝五线曙光桥1座6米。2005年,建永银线人工河桥1座24米。
2、涵 洞
1986年,建涵洞4道37米。1988年,建涵洞9道66米。1997年,建涵洞1道8米。2002年,建涵洞2道25米。2003年,建涵洞6道101米。2005年,建涵洞23道181米。
三、公路运输
(一)营运车辆
1、国营车辆
(1)宝清县运输公司车辆
1986年,宝清县运输公司有东风牌货车20台,由于当年私营货车已达 241台,对国营汽车运输业冲击很大,运力大大超过运量,迫使运输公司货车队待货停车。有大型客车36台,其中龙江JT—680型 (黄河底盘柴油车)2台,龙江JT—662型(东风底盘)20台,龙江JT—661型(解放底盘)14台。1987年,货车停运123天,当年亏损额12.6万元。
1990年,有大型客车48台,车型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其中进口匈牙利生产的却贝尔—257型客车(60座位)3台,龙江JT—680型客车(60座位)4台,龙江JT—662型客车30台,龙江JT—661型客车 11台。1993年,货车全部转让给个人,货车队解体。1998年国营客车全部转制给个人。
(2)宝清县粮油运输公司车辆
1986年,宝清县粮油运输公司有车型东风—140、 吉尔—130、日野—177、解放三轿驱动越野车、油槽车等38台。公司前身是黑龙江省粮食战备大队第八中队,是为边防部队运输粮食的专业车队。 建队时全部为解放CA—10B汽车。车队设有保修厂,具有一定的运输实力。1994年,由于货运市场大部分开放,个体和国营竞争,公司因经营不景气,亏损严重而解体;部分人员及几台新车调拨给县制粉厂,其余车辆外卖。
(3)林业车队车辆
1986年,林业车队在建队时有13台解放CA—10B汽车的基础上又增加5台,共有18台。1989年,车队更换车型,有解放141奔驰自卸车25台、装载机2台。车队设有保修厂,是从事宝清八大林场木材外运的专业车队。1995年,因受个体车辆冲击,车队解体,车辆外卖。
(4)水利车队车辆
水利车队建队时有解放牌汽车 5台,主要从事水利物资运输,为县水利工程服务。1988年,因竞争不过个体,单位货源少而解体。
(5)煤炭车队
始建时有货车 9台,以煤炭运输为主业,回空兼营其它物资运输。到1986年时,车队活源减少、经营管理又不善,于1988年3月份解体,车辆转让给个人。
2、集体车辆
宝清县二运公司是宝清县唯一的一家集体运输企业,省交通厅民运处调拨给二运公司 3台日本产的旧 “三凌”、“日野”汽车(载重3.5吨),以从事搬运装卸业务为主。1986年,有东风140型汽车4台、五吨挂车4台、黄海柴油大客1台、四平大客 1台;1987~1990年,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二运公司连年亏损,于1991年企业解体,车辆卖给个人。
3、个体车辆
实行改革开放后,交通部出台了公路运输放宽搞活的政策,个体车主凭借无任何社会负担的先决条件与负担较重的国营、集体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并在竞争中迅速发展壮大。1986年,个体客、货及出租车发展到 294台,占据宝清县运输业的“半壁”江山。1994年,客货车增加到1 842台。2005年末,个体车辆达3 105台,其中,客车129台、各类型货车1 955台、出租汽车116台、轻型三轮车905台。车型吨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微型、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自卸车、特种车等应有尽有。
(二)旅客运输
1、国营客运
宝清客运站1985年开工建设,1986年8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 627平方米,总投资97万元。宝清客运站是宝清县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是黑龙江省一级客运站。当年,全县有国营客车47台,年运量218.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 853.7万人公里。1989年,县运输公司实施对单车收入定额上缴、多收归己、不足自补的承包方案,解决了司乘人员贪、占、跑、冒、漏票款现象。年运量达2 460万人次。1990年,实现利税超 20万元,在县政府开展的企业效益进档达标活动中获骨干企业称号。1994~1997年,实行车辆产权制度改革, 对原国有车辆用4年时间转制给个人,对新购置的车辆采取企业与个人按比例投资 3年转制给个人,此办法缓解了企业缺泛资金更新车辆的困扰。3年内新增加各型客车50台;年均运输量 926万人次。1998年,参股100万元加入黑龙江省龙运集团,并开通了宝清至哈尔滨快速客运,年运量 1 745万人次。1999年10月,参股加入双鸭山市五环客运集团,开通了宝清至双鸭山的快速客运班车。同年投资 3万元收购了个体车主经营的客运西站点,将9台个体面包车归纳到客运站发车,年运量1 751万人次。2000年,用35万元收购了 4户个体车主经营的镇东客运站,实现了客车进站发车,旅客进站乘车,理顺了客运秩序,年运量 1 747万人次。2005年,宝清运输公司下辖客运站、客车队、修理厂、镇东客运站等4个基层单位和6个职能股,职工 684人。公司拥有62条客运线路的使用权,以租赁形式向外承包。
2、集体客运
二运公司1987年购进黄海大客车1台,经营宝清至佳木斯市客运线路,年完成客运量12 000人次,客运周转量1 059 000人公里。1988年,购进四平大客车1台,经营宝清至双鸭山客运线路,因新开线路旅客未形成规模,客流量很少,客运亏损。1990年,购车贷款到期,企业无偿还能力,将车卖给县运输公司偿还银行贷款,结束了客运业务。2002年,依照法律程序经县政府批准破产。
宝清客运站候车大厅
3、其它客运
(1)农场客运 1986年,在宝清县境内3个国营农场中,有大、中、小型客车9台。1996年18台。2005年发展到57台,其中,五九七农场有大中小型客车20台,客运线路20条,日发车24个班次,营运里程2 298公里;八五二农场有大中型客车17台,客运线路17条,日发车 18个班次,营运里程2 662公里;八五三农场有大中型客车20台,客运线路20条,日发车 26个班次,营运里程1 741公里。
(2)企业通勤客运 煤矿、电厂等8户企业有8台大型客车。1986~2005年,每天16个班次,日行程268公里。
(3)个体客运 2005年,个体客车 129辆,日发车 170个班次(含中转客车),日均运送旅客4 700人次。固定资产850万元,年利税12万元。
1986~2005年宝清县公路客运统计表
表3—4 单位:台、座、万人次、万人/公里、条
续表3—4—1 单位:台、座、万人次、万人公里、条
(三)货物运输
1、国营货运
(1)宝清县运输公司货运
1986年,年货运量3.6万吨,周转量375.8万吨公里。1993年,货运量 1.1万吨,货运周转量138.1万吨公里。
(2)其它国营车队货运
1986年,粮食、林业、煤炭等车队完成货运量10.3万吨,周转量 1 064万吨公里,其中,宝清县粮油运输公司车队完成货运量7.5万吨,周转量693.2万吨公里;林业车队货运量 1.7万吨,周转量250.6万吨公里;煤炭车队货运量1.1万吨,周转量 120.2万吨公里。1994年,粮油运输公司车队货运量5.5吨。
2、集体货运
1986年,县第二运输公司,货运量完成0.8万吨,周转量102.5万吨公里。1991年,二运公司货运量0.3万吨。
3、个体货运
1986年,完成货运量32.5万吨,货运周转量1 719.7万吨公里。2005年,完成货运总量265万吨,货运周转量18 286万吨公里。全县成立了21个私营配货站,对车、货平衡调配,使全县货车的里程利用率达到67.5%。
1986~2005年宝清县公路货运统计表
表3—5 单位:辆、万吨、万吨公里
续表3—5—1 单位:辆、万吨、万吨公里
4、物资转运
宝清县物资转运站位于友谊县红兴隆镇境内“兴友”公路3公里处,总占地面积 75 913平方米,建筑面积1 384平方米(库房及办公室),铁路专用线2.1公里。该站距离宝清县城75公里,是公路、铁路物资转运的集散地。主要转运农资、木材、煤炭等物资,年货物转运量 6万吨。1988年,县政府决定将物资转运站由县计委移交给交通局管理。1989~1997年,共转运农资、木材、煤炭、粮食、日杂、百货等物资65万吨,上缴利税 2万余元。1998年,宝清地方铁路通车以后,大宗货物基本由宝清火车站发运,转运站生意萧条。2005年8月,企业“并轨”。
5、联合运输
1986年,佳木斯市经委、佳木斯铁路分局根据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联合文件“要把有轨的铁路列车开到无轨的铁路线上来”的要求,在宝清县以联运办为依托筹建公路铁路联营联运公司。1987年 7月,宝清联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主要业务是公路铁路零担货物运输、中转理货、代运管部门结算运费及签发路单等。1988年,联运公司开展了铁路售票业务,每天定额出售哈尔滨、齐齐哈尔、北京卧铺票16张和硬座票60张。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困扰,公路铁路联运渠道不畅,铁路部门为了本系统的利益始终没有打开跨行业经营的方便之门,使公铁联运发展缓慢。1989年,全县参加联运只有7户,年发送零担货300吨,短途运输 200吨,企业效益不佳,经营艰难。1991年,国家清理整顿公司时,因资质不够撤消联运公司,更名为联运站,录属于宝清县运输管理站。行业管理对内部的优惠政策给企业发展带来生机,联运业务跨省延伸到东北最大的贸易市场西柳镇,还开通了宝清至哈尔滨,宝清至沈阳的公路零担班车。1995年,联运业务不断发展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盈利 2万多元。1996年后,联运业务逐年下降。2005年7月,企业按国家政策并轨。企业累计亏损 48.2万元,实行股份制经营。同年,个体联运已发展到3家,空车配货7家。
四、交通管理
(一)公路管理
1、干线公路养护与绿化
(1)养 护
①省级公路 1986年,宝清境内省干线公路养护省级公路有3条195.16公里。全县有公路养护道班17个,养路工人 230名。公路养护推行承包责任制,实行联路联职计酬。1989年,在好路杯先进县竞赛活动中,进行了以路面为中心的全面养护,经佳木斯市公路管理处检验好路率为93.9%,综合值为80.3%。1990~2000年,以强化管理、科学养护为重点,对干线进行全面养护,共投入车次44个,运料2 215立方米,装载机装土石方 9 000立方米,好路率达到70.8%,综合值74%。 2005年,边防支线纳入省干线,干线公路养护的总里程为 223公里,好路率完成92.49%,综合值完成82.44%。为打好秋季整修会战,提前备碎石料 2 200立方米,全年疏通涵洞40道,路肩整型93.6公里,保洁99.73公里,路树剪枝刷白 69公里,香化美化90公里,填边坡冲沟93.6公里,打路肩草106.5公里,标志刷新15 765块,新安装标志 48块,维修桥梁护坡11个,树床边沟整型69公里。
②县级公路 1986年,边防支线大五线,(大河镇至五林洞)养护里程全长27.86公里,该路段是一条四级砂石路,标准低、基础差,路基低矮,路面窄,经常发生过水路面,影响通车。当年,宝清县养护道班备料2 760立方米,出动员工 272人抓紧抢修,好路率完成69.2%,综合值完成72.3%。2005年 3月,边防支线路段被省交通厅列项进行改造,7月份开工建设,技术标准为三级砂石路,路基宽7.5米,路面宽6米,砂石路面18 921平方米,路基土方 301 331立方米,改建圆管涵37道,维修桥梁110米/7座,面层为25厘米的风化砂砾,3厘米厚沙土磨耗层,总造价1 678万元,中央补贴630.5万元,其余自筹。同年10月底全部完工,使边防支线路况又提升一级。
1986~2005年宝清县县级公路好路率统计表
表3—6 单位:%
(2)绿化 1986年,全县完成干线公路绿化6.5公里,植树 6 500株,成活率、保存率达90%以上。1990年,干线绿化2.6公里,植树10 346株。1999年,绿化35公里,栽植柳树3 954株。2002年4月,县交通局开展了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在依饶公路宝清段 51公里绿化段两侧,新征绿化用地124公顷,培植树床整型放样共用420个台班,出动人工21万人次,植杨树28.5万株,总投资506万元。2003年3月,在依宝公路宝清段22.7公里两侧,各50米宽,征地62.5公顷,植杨树60万株,出动8台大小车浇水20多天,保证绿色通道植树成活。2005年,绿化里程164.7公里,共有路树329 400株,占总绿化里程的98%,更新路树福饶线补植 6.2公里,用树苗12 400株;密宝线补植32公里,用树苗8874株;勃宝线补植23.5公里,用树苗 7 603株。补植中实行“三包”(包植、包管、包成活98%以上)。
2、地方公路养护及绿化
(1)养护 1986年,宝清县地方公路好路率77.3%, 全省地方道路现场会在宝清召开,宝清县政府和交通局做了经验介绍,省公路局奖励宝清30万元。1998年,地方公路养护修整过水路段10处4.1公里,清挖边沟24公里,路树整修刷白238公里,维修桥涵48座,端柱刷新 115座,维修涵洞232道,公里县级里程碑54块,半公里桩 249块。经省年终检查验收被评为A级县,受到省厅的表彰奖励。17个交管站,37个乡村道班都达到了文明站班标准。1999年,宝清县地方道路养护继续保持全省A级奖,共备料11万立方米,深扩挖边沟3 048公里,整修公路 386.6公里,改建西太桥20米/1座。2004年,改造提高村级路15条,全长175.7公里,其中12条152.2公里为四级砂石路。2005年,3条23.5公里四级白色砼路面完工。地方公路好路率达83.3%,综合值76.33%,保持全省A级的地位。
1986~2005年宝清县地方公路好路率统计表
表3—7 单位:%
(2)绿化 1986年,投入资金8.3万元用于地方公路绿化,新植杨树404公里,用树苗24.8万株。1987年,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地方公路不断更新和补植绿化。地方道路绿化新植31.5公里,用树苗91 800株;补植280.2公里,用树苗115 700株。1988年,地方公路栽植209.1公里,共用树苗214 150株。其中,新植3公里,用树苗 46 000株;补植174.1公里,用树苗113 550株;更新32公里,用树苗54 600株。1991年,全县新植树68.5公里,用树苗17 825株。1992年,新植柳树6.8公里2 100株,补植柳树1 400株,种植沙棘树2 000株。 在285.9公里的常年养护线上种了花草夜来香,实现了一路顺畅、一路花香。2002~2005年,地方公路共补植52 700株,公路花带342公里。
3、治理干支公路“三害”
(1)水毁 1986年,县交通局对勃宝公路2公里的严重水毁路面投资近 40万元进行了大修,抢修险木桥 4座。1991年,41条干支线公路水毁中断了39条94处84.9公里,冲走养护料27 500立方米,水毁涵洞47道,水毁桥梁211米/20座,永久性桥梁 2座。至1992年继续抢修,两年全县出动2万人次,出车3 000台次,运沙石料 3万多立方米,水毁桥梁全部修复,被省交通厅评为“抗洪抢险保通先进集体”。 1998年,全县总投入抢修资金81万元。修筑过水路段10处4.1公里,维修桥48座,涵洞232道。1999年,干线公路维修和加固挠力河大桥桥墩4个,涵洞维修加固330米/5道。2001年,县政府召开干支线整修大会战。全县抢修水毁路面25.20万平方米,水毁桥梁6座,水毁涵洞25道。
(2)翻浆 1986年,干线道路翻浆3.8公里,其中福饶线1.6公里,宝密线0.25公里,宝勃线1.3公里,边防支线 0.65公里。大部分松软冒泥,小部分龟裂,特别宝勃线K31+400处比较严重,县养路段采取重、中型开挖顷料,平坑补辙,多次抢修的原则,派专人指挥,行车碾压,保证了车辆安全通畅运行。1989年,在福饶线处理翻浆5公里。1992年3月25日,动员全县养路工人上路,20天治理翻浆417处51公里,投石料18 100立方米,出车2 840个台班。1997年 7月,处理省级公路翻浆6.6公里,处理县级路3.6公里,面积达到3 062平方米,投入砂石料3 143立方米。1999年,对宝密公路开展了季节性和突击性会战,处理翻浆路段 3.9公里。2000年,为保通投入人工 2 959个,投料1 517立方米,土方2 100立方米,机械车 121个台班,保通里程75.8公里,投资46.8万元。2003年,建平、小城子、七星河路段翻浆93公里,其中39.7公里比较严重。春季开展了抢修翻浆大会战,投入人力7 370个工日,机械207个台班,动用社会机械45个台班,投入抢修资金 102万元。县交通局、地方公路管理站领导对严重的路段现场指挥,死看死守,确保全线通车。2005年春,提前备碎石料4 200立方米,投入资金10.21万元,共治理翻浆路段43公里。
(3)雪阻 1986年,县交通部门在重点雪阻的路段福饶线设防雪杖 8.4公里,一般路段以雪防雪,做好预防。1987年1月上旬与3月上旬,宝清县普降2次中雪,深度达 30~40厘米。福饶线3.2公里、边防支线 14公里产生雪阻。养路段调动机械人力及时清除,保证了道路安全畅通。1988年2月25~30日,连降大雪,依饶、宝密、依宝线的228公里路段全部雪阻。县养路段苦战5天5夜,动用机械73个台班,投工 1 028个工日,清除了全部雪阻路段。2002~2003年,清理尖山子线和青原线雪阻共计出动人力1 000人次,推土机、铲车109个台班,汽车100台次。2005年入冬前,县公路管理站制定除雪方案,提前将除雪机械检修好,并投入 3万元从吉林购买了65锰钢的平地机铲刀。以雪为令,随叫随到,24小时有值班联系,采取平地机开路,小刮扫尾,保证冬季交通畅通。
(二)路政管理
1、干 线
1986年,县交通部门对干线公路和地方公路的路政管理初步形成局机关与道班齐抓共管的局面。为调动路政和道班的积极性,对罚赔款采取按比例分成的办法。路政员破获的案件,按15%提成;道班破获的案件按70%提成,其中30%归个人,40%归道班。1988年,发生损坏公路、毁坏桥涵、破坏标志、盗伐路树等案件34起,查处32起。财产损失2 400元,收罚赔款4 360元。与公安部门配合处理不法分子20人、劳教1人、拘留5人、警告11人、批评教育72人。清除路障498处6 000平方米,严厉打击了不法分子,维护了路产路权。1989年,实行专兼相结合办法,加大路政管理力度,在电视台播放 《黑龙江省公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5次,电视讲话3次;组装宣传车沿线宣传24个台班,对沿线24个村屯进行路政法规教育;清除路障205处,清理违章建房24起,收占地费3 000元;破获盗伐路树案件6起,惩处73名违法人员;控制大型超载车辆在路上行驶;补修里程碑、桥栏252块(处)。
1997年,路政管理由个人承包,实行定员、定经济指标、超收分成的办法,解决了25名路政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年初路政分3个宣传组,深入沿线广泛宣传,张贴宣传标语200多幅。路政管理部门同沿线附近乡(镇)村的乡镇长、村主任建立了路政管理网,请沿线村主任为义务路政员,形成专群结合、齐抓共管。共清理各种路障600处,拆除违章建筑230处,整顿平交道口13处,收取赔偿费6万元;立案查处路面损坏案件12起,破案率达到98%以上,结案率达到92%。1998年,公路管理站为村屯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以下简称《公路法》)宣传本60多册,制作录音带11本,出资5 000元在双鸭山日报刊登《公路法》广为宣传。
1999年,查处损坏公路案件7起、毁坏桥涵案件2起、侵占公路用地案件11起、毁坏标志案件2起、盗伐损坏行道树案件2起,处理违法平交道口3处,收取赔偿费72 000元。
2001~2003年,加大路政的宣传教育,落实责任,与道路养护员工及有关单位、村屯负责人层层签订路政管理目标责任状,共建文明过境路;清理路障76处,侦破损坏公路案件10起,控制违章建筑4起,清理非公路标志 8块,破案结案率达到98%;加大对超载车辆的控制,对超限的车辆一律卸货处理,共卸载93台次,有效地遏制了超限车辆的行驶,减轻了一线养护的负担。3年累计收取赔补费236万元。
2005年,重点整治超限车辆890台次,卸载和分载190台次,收取罚款16万元,超限车辆减少90%。在共建文明过境路中清理乱堆乱放 34起,清理整顿平交道口11处,控制违章建筑 4起207平方米,清理乱修乱建5处113平方米,清理非公路标志39块,侦破损坏公路案件3起,结案率100%,收缴赔偿费13.1万元。
2、支 线
1986年,交通局根据县政府《关于加强路政管理,保障安全畅通》的精神,重点治理滥收费、乱堵车的歪风。至1997年,地方公路发生路政案件681起,处理结案681起,拆除违章建筑20处1 340平方米,取缔违法平交道口2处,清理占用公路及用地630处,处理损坏路面案件8起,索回经济赔偿2.9万元。
1999年,干支线路政工作坚持“管养一体,综合治理,预防为主,依法治路”的原则,加大《公路法》和《条例》的宣传力度。出动宣传车 12辆,散发传单1万份,聘请夕阳红秧歌队在镇内大街小巷进行宣传。设置过街横幅16幅,宣传标语137幅,电视录像 13次。治理中理顺平交道口6处,清理过境路村屯沿街牌匾16块、幌杆 72个、广告牌68张,清理垃圾、木材、柴草垛、煤场82处,拆除1处32平方米的违章建筑 。
2001年,对各乡镇、村屯的过境路进行治理整顿,成立了治理村屯过境路领导小组。在全县干支路沿线乡镇、村屯开展“平、洁、美、顺、畅”为中心的过境路治理竞赛活动,共清理路障183处,清理堆积物1 884立方米,清理边沟 3 600延长米,拆除违章占道小棚、板房46处278平方米,制止违章建筑14起,有效地维护路产路权。
2003年5月,发挥地方公路路政稽查大队作用,加大对《条例》、《路政管理规定》、《公路法》、《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条例法规的宣传力度,对沿线各乡镇、农场、村屯、煤矿散发宣传单。在县城内繁华路段设咨询站,散发宣传单18 500份,出动宣传车48个台班,张贴宣传标语80幅,设立咨询台5个,播发电视录像8次。稽查中加大晨检夜查力度,查处超限运输车辆2 537台,收缴赔(补)偿费27.06万元;卸载、分载93台次;设立超限载标志牌8块;理顺平交道口58处;处理在公路控制区内埋设电缆案1起,收赔偿费15 000元;处理盗伐路树案2起,赔偿费22 500元;侦破损坏公路案10起;清理非公路标志牌8块。收取临时占用公路用地补偿费67 600元、临时建筑补偿费1 500元。
2005年,设立了路政案件举报箱、举报电话,设立路政“110”,全天接警。5月,县交通局按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治超方案》要求,路政人员全天24小时上路巡查,广泛宣传法规;联合双鸭山军分区和县武装部、县交警大队,对挂军警牌照的超限运输车辆专项整治,理顺了以往的“老大难”。共治理超限车辆1 300台次,卸载和分载120台次,有效遏制超载车辆。对全年发生的21起案件及时进行了处理。清理路障63处,理顺平交道口31处,制止违章建筑14起,清理垃圾3 986立方米,处理挖掘公路埋设光缆4起,共收赔偿费40万元。
(三)运输管理
1、监 管
1986年,县交通部门负责对运输车辆及相关证件的发放与管理,组织、管理车站及货物集散地物资搬运装卸等。加强对运政的管理,监督检查各项规费交纳,查处违章车辆。全年规费征收26.7万元。1992年,加强客运、货运、出租和车辆保修市场的管理。2005年,交通部门设专业稽查人员 8人,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路检,依法行政。稽查人员在辖区内对从事营运的车辆、从业人员、修理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检查车辆营证、二级维护、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是否有效,取缔货车超载、货车载客、客车超员、站外揽客等违法行为,监督运输管理规费缴纳及安全运营。2005年,稽查车辆30 000台次,处理违章车辆4 000台次,占稽查车辆13%。全年规费征收320万元。
2、检 测
1988年,车辆保养市场发展的比较快,全县登记在册的各类修理厂28户,在审验中,对不够条件的、又不按规定整改的取消经营资格,可以搞单项维修。1999年,检测站为了加强车辆的安全检测,对发动机功率、制动性能、转向定位、车轮动平衡、变速器、传动器、后桥减速器等进行检测,年检测1 351台。2005年,年检测车辆1 678台次,合格率达到98%。
3、培 训
2002年6月,成立新兴驾驶员培训学校,当年完成驾驶员培训初考500人,从业驾驶员岗位培训400人;初驾培训时间60天,从业驾驶员岗位培训5天。2003~2004年,运输管理站对经过业务、法规知识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执法证书之后的执法人员实行持证上岗,依法行政。
(四)规费征收
1、养路费征收标准
1986年,公路养路费仍执行1981年规定的标准,机动车辆月吨费额105元。
1989年,根据黑龙江省交通厅、 财政厅、物价局黑交财〔1988〕307号文《关于调整部分车辆公路养路费征收标准的通知》和黑龙江省交通厅〔1989〕18号文《关于调整养路费缴款日期的通知》规定精神,将征费标准作了调整:
汽车:月、吨费额120元。(汽车挂车:折合吨位后按汽车费额计征)
拖拉机:月、马力6元。
摩托车(三轮):月、台8元。
摩托车(二轮):月、台5.71元。
畜力车(大型):月、台24元。
畜力车(小型):月、台6.86元。
1990年,根据黑龙江省交通厅、物价局和佳木斯市交通征费处的规定,将机动车养路费标准由每月每吨120元调整为每月每吨160元。宝清县交通局、物价局、财政局宝交发〔1990〕29号文件同时将个体客车出租车养路费征收标准确定如下:
标准型(轿车)月征收200元。
普通型(吉普车、微型货车)月征收140元。
正三轮机动车月征收80元。
旅行车(15个以下座位)月征收200元。
4吨大客车月征收600元;5吨大客车月征收900元;8吨大客车月征收1 200元。
1996年,根据黑龙江省交通厅、物价局、 财政厅黑交财〔1996〕133号文件精神,将养路费标准重新作了调整:
按费额征收养路费的车辆,征收标准由现在的每月每吨位160元,调整为每月每吨位200元。
二轮(含轻便)摩托车每月每台10元;侧三轮摩托车每月每台18元;正三轮摩托车每月每台100元;畜力车单套每月每台12元;双套每月每台40元;多套每月每台55元。
出租车辆,在各地现行核定的征费定额基础上调增10%, 其它按费率征收养路费的车辆征费标准不变。
养路费征收的其它规定不变。
同年,宝清县物价局根据上级精神,将城镇个体出租车养路费征收标准作如下调整:
标准型(轿车)每月征收养路费270元。
普通型(吉普车、微型轿车)每月征收养路费160元。
旅行车15个以下座位的每月征收养路费270元、16个以上座位的每月征收养路费360元。
2003年,黑龙江物价局、财政厅、交通厅黑价联字〔2003〕100号文件, 对依宝公路宝清至七台河车辆通行费征收标准作了调整。
调整后依宝公路宝清至七台河界段车辆通行费征收标准
表3—8 单位:元/辆次
2、交通养路费征收
1987年,宝清县根据〔1987〕210号和黑编〔1987〕79号文件精神, 将养路费征收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分开管理。当年完成养路费征收 337万元,完成计划的100%。1992年,养路费征收计划458万元,实际完成674万元,占计划的147%。2000年,征收养路费 705万元,完成计划的101.4%。2005年,加大了交通征费力度,年计划征收1 050万元,实际完成1 060万元,占计划的102%。
1987~2005年宝清县养路费征收统计表
表3—9 单位:万元、%
3、地方养路费征收
1993年,省交通厅决定,小托养路费由地方自收自用。全县小拖 5 500多台,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 200多个村屯,业务量很大,稽征力量薄弱,养路费征收的不理想。1995年,宝清县成立了地方养路费稽查队,加大了养路费征收力度。当年计划征收80万元,实际完成了 131万元。1997年,养路费收费额递增到 200万元。1999年,对各乡镇交管站的征稽队进行了整顿,解决了乱着装乱收费的问题,规范了征稽行为,向全社会公开了征费标准和依据,实行承诺制服务。2001年,养路费征费额度增加到 227万元。2003年,加强小拖养路费收缴,分乡镇实行台账管理。将全县征收车辆按类型编制成台账,各乡镇按管辖的车辆台数,综合分析,年初由地费所下达各乡镇任务指标。 2005年,全县有四轮车3 070台,三轮车 1 100台,二轮摩托车3 000台,港田(黄虫)1 000台左右。地方养路费征收额实现293万元。
1995~2005年宝清县地方养路费征收数额表
表3—10 单位:万元、%
4、车辆通行费征收
1998年10月末,按照黑龙江省财政厅、物价局、交通厅黑财综字 〔1998〕102号文件的要求,成立依饶公路收费所。依饶公路宝清段所收取的车辆通行费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利息。1999年,公路收费完成593万元,占计划400万元的148.25%。2002年 11月末,成立依宝公路收费所,设靠山和六道2个收费站。2003年,依饶、依宝公路收费计划 930万元,实际完成1 172万元,占计划的126%。2004年5月10日,按照国务院纠风办的指示精神,依饶公路宝清段2个收费站之间里程不足 40公里,只能建一个收费站。所以保留凉水收费站, 撤销了连丰收费站。2005年6月,凉水收费站有偿转让给哈尔滨万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转让年限为 10年。原单位性质不变。当年,依饶公路收缴过路费 795万元,占计划430万元的184.9%;依宝公路收费619万元,占计划450万元的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