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烟花制造业

第八节 烟花制造业


  1957年,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从山东购进专项生产设备,开始研制礼花弹。1958年,设礼花弹工段。当年研制出180型(7寸口径)夜用礼花弹,并在盛市做了施放表演。1961年,礼花工段改为礼花车间,职工增加到110人,年产礼花弹1万发,专供北京节日期间燃放。1962~1963年,礼花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并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1964~1966年,产品除供应北京外,其余均出口。
  1967年,研制成功250型大口径礼花弹。1969年,因军品生产任务繁重,礼花弹停产。至此,累计生产礼花弹14万多发,完成工业总产值1400余万元。
  1980年,因军品任务削减,为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建华厂机械厂决定生产民用烟花。抽调专人成立烟花试验小组进行试生产。当年,生产“孔雀报喜”、“百鸟朝凤”、“心花怒放”、“迎春花开”等烟花。1981年,该厂投资25万元建成3052平方米厂房,单独设立烟花车间,配备职工220人。1982年,烟花品种扩大到高、中、低三个档次,既有国庆节日施放的高档礼花,也有喜庆日用的中档礼花,还有适应群众需求的低档礼花,年生产能力达100万支。同年,中档烟花“百鸟朝凤”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获百花奖。1983年,完成总产值26.5万元。1984年,完成总产值30.6万元。
  1985年,烟花制造业有固定资产44万元,各种机械设备7台。职工217人,其中技术人员7人。年产烟花22种103万支,完成总产值43.7万元,实现利润8.7万元,税金1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