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邮件

第二节 邮件


  函件 光绪二十八年(1902),齐齐哈尔邮局开始办理信函、明信片、印刷品、新闻纸(报纸)、贸易契、货样等业务。国内信函(15公分)收费O.01元(银元),本埠收半费。宣统二年(1910),国内信函(20公分)收O.03元,快递收0.1元。
  1912年,增办商务传单、保价信函业务。1920年,增办瞽者文件(盲人读物)、挂号信件、快递挂号业务。继之,又增加代订刊物、代购书籍、代购印花税票、存证信函等。1925年,国内信函由O.03元改收O.04元,单明信片0.01元,双明信片O.02元。1930年,银价暴跌,国内邮资增长50%。1932年7月,业务停办。8月4日,伪满齐齐哈尔邮政局开始办理函件业务。其业务种类和以前基本相同。11月,开办航空邮件,多为寄往日本的信函。沦陷时期,平信收0.04元(伪满币),后改收O.03元。1945年,平信改收O.1元,航空信收O.4元。同年8月,业务停办。
  1946年5月1日,开办信函业务。1949年,始办保价信函。同年8月1日,办理寄往山东、华中、晋察冀、陕甘宁等解放区的平信和挂号信。1948~1949年,函件业务有:明信片、印刷品、新闻纸、盲人读物、快递函件、保值函件、存证函件,代收货价、代办印花税票、代订书刊、代付稿酬等业务。1948年7月1日,调整资费。平信100元(东北流通券)、挂号信300元、回执费200元。1949年2月,又进行调整。平信1500元、明信片1000元、单挂号4500元、双挂号6500元。年出口函件1149116件。1951年5月1日,统一发售旧人民币800元面值邮票。1955年,平信资费改收新版人民币O.08元,本埠收0.04元、挂号收O.12元,至1985年。
  1950年,为保证赴朝参战的志愿军与国内亲人的联系,实行慰问信、慰问品、新闻稿件免费邮寄。同年,办理国际信函业务。6月,停办保值函件,开办装纳保价信函(货币装入保价信函中直接邮寄)。年出口函件1716203件。1951年,增办代贴广告、代办征询业务。年出口函件2991102件。1953年,先后停办快速传递、存证信函、代办印花税票、代贴广告等业务。年出口函件317.1万件。1955年,开办银行联行专用信封业务。同年,停办代收货价业务。1956年,郊区实现“社社通邮”,出口函件达534.2万件。市区年人均利用量8.26件。1960年,开办特种挂号信函业务。供用户邮寄粮、油、布票、户口迁移证及组织关系等。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加强为农业生产服务。年出口函件高达994万件。年人均利用量11.9件。1961年,停办保价信函业务。1963年,出口函件下降到628.7万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实行免费挂号、优先汇寄毛泽东著作。1969年5月,改按印刷品收费。至1976年,出口函件年平均600万件左右。1978年,开展“三送四办”活动(送包裹、特挂、汇款,办理包裹、特挂、汇款、报刊)。出口函件7305664件。1980年7月1日,开办邮件存局候领、邮政回执、代发广告业务。1981年,开办贺年明信片、代收货价业务。
  1985年,办理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保价信函、挂号邮件、保价印刷品、特种挂号信函、代收货价、代发广告、邮政回执、存局候领等业务。年函件业务量大幅度增长,出口函件达9772001件,年人均利用量7.25件。全年总交换量50412907件,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84年增长41.4%。年收入726605元,居黑龙江省第二位。

  1949~1985年齐齐哈尔市邮政函件业务量一览表
                     单位:件






  包件 光绪二十八年(1902),齐齐哈尔邮局开办普通包裹业务。省内各局互寄与就地投递收费O.1元(银元)。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重500公分(500克)以内,本埠邮寄O.05元,外埠邮寄O.1元。重1000公分,本埠邮寄0.08元,外埠邮寄O.15元。重5000公分,本埠收0.15元,外埠收O.2元。重l万公分,本埠收0.3元,外埠收0.4元。宣统二年(1910)六月,包裹重量改为以公斤为单位计费。1914年规定,包裹体积大于规定者亦可邮寄,但增收50%的资费。1916年,寄往不通火车、汽车的包件限重由3斤改为5斤。包裹资费:5公斤以内收0.1元,5~10公斤收0.2元。1921年,邮件限寄10公斤。1922年,开办国际包件业务。1924年,增办寄往英国、德国等国家的保价信匣业务。1929年,增办快递包裹业务。
  沦陷时期,伪满齐齐哈尔邮政局增办轻便包裹(小包邮件)业务。1937年,开办普通包裹、轻便包裹、国内保价包裹(以千元为限)、联邮包裹、联邮保价包裹、国际代收货价包裹等业务。此期间,包件收费为寄往关内的包裹每10公斤(一个包),收2.2元加手续费O.6元。出口税百公斤收7元,人口税百公斤收14元。每个包裹除交纳邮费外,还要交关税4元。1945年,业务停办。
  齐齐哈尔解放后,1947年市邮政局开始恢复办理小件和保价包裹业务。1949年3月,办理普通包裹业务,年底增办图书小件。年出口包件5776件,进口包件10547件。寄往本邮区的普通包裹每公斤收费1万元(东北流通券),超一公斤加收4000元。寄往邻管区的包裹每公斤收1.2万元,超一公斤加收6000元。寄往隔管区的包裹每公斤收1.6万元,超一公斤加收1万元。同年9月25日,调整小包资费,东北地区划分17个包裹区。以500公分为计算单位,区内互寄收基本费5000元,另收每一单位重量费3000元。隔区互寄按区域不同,根据铁路运费,每单位增收最高1.6万元,最低5500元。1950年9月,开始恢复代收货价包裹业务。同年,办理国内航空包裹和收寄发往瑞士、加拿大、丹麦等国家的国际包裹业务。年出口包件2l766件。1951年,资费改收人民币,实行统一标准。1952年,出口包件4.8万件,市区年人均利用量O.18件。1955年,开始办理快递小包。1958年,降低资费标准,按交通运输部门平均运价和邮局处理费核定,因区域不同,收费标准不一。快递小包的资费比普通包裹加收5%。1960年,邮寄农副产品的包件增加,出口14.7万件。1965年,出口包件量明显下降,仅有8.5万件。“文化大革命”时期,1972年业务量最高,出口223830件,多为北京、上海等地下乡知识青年邮寄的包裹。1973~1976年,呈下降趋势。1978年明显回升,年人均利用量O.2件,出口量达218716件。1979年7月1日,办理乙类保价包裹,凡包裹价值超过30元者收百分之一的保价费,丢损时由邮局按保价金额赔偿。1983年始,邮电部统一了全国普通包裹资费标准。
  1985年,办理普通、保价、乙类保价、代收货价、航空包裹及普通快递、保价快递、航空快递小包和存局候领等业务。出口包件163291件,比1949年增长27.3倍。进口包件304689件,转口包件400209件,市区年人均利用量0.13件。年总交换量868189件,占省总交换量的14.42%。年总收入253151元,居全省第二位。

  1949~1985年齐齐哈尔市邮政包件业务量一览表
                     单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