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煤炭资源 一、煤田构造
鹤岗煤田形成时期约在一亿四千多万年前的晚侏罗世初期,为远海内陆断陷盆地型煤田。
鹤岗煤田的构造形态,为一南北向展布的反S形单斜构造,煤层走向10°~25°东,倾向南东,倾角15°~30°,被多条近似北东向的断层断开,南部多弧状断层,北部多地堑、地垒式的构造。
鹤岗煤田为坚硬裂隙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北部石头庙子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北大岭至富力煤矿属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区,兴安煤矿以南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
鹤岗煤田含煤36层,煤层总厚度40~60米,以气煤为主,低硫、低磷,发热量一般为6000~6700大卡/公斤,是优良的动力、民用煤。
鹤岗煤田煤层情况表
表6—5
续表
二、地质勘探
鹤岗煤矿自1918年(民国7年)11月1日正式开采至今的近70年中,进行过多次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其间有不少著述问世。以后经过几代地质工作者的努力。现煤田地质勘探、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到1985年,除已探明20亿吨地质储量外(加预测储量为28亿吨),对鹤岗煤田的地层、构造、煤层贮存、煤质、水文等都有了科学的认识,编制了完整的地质报告,对鹤岗煤田外围亦做了诸多地质调查,为新区开发、新井建设、老矿挖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民国时期,本国、俄国、日本的地质技师多次来矿进行地质调查。重要的当为1923~1924年(民国12~13年)间北京农商部谭锡畴技师的调查,布置手钻孔15个、槽探12处,探明的总计煤量为14400万吨,引起当时黑龙江省政府的关注,决定扩大投资,兴修铁路,使当时陷于停顿的鹤岗煤矿获得发展。1930~1931年(民国19~20年),鹤岗煤矿公司驻矿事务所副所长王葆华组织探矿,著有《鹤岗煤田之价值与探矿之经过》一文,文称获得地质储量6亿吨。
东北沦陷时期,于1935年(伪康德2年),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地质调查所内野敏夫、别所文吉来矿调查,对开矿以来施行的467个钻孔进行勘测,写有《鹤岗炭田调查报告》一文。1938年(伪康德5年),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地质调查所森田义人、桐谷又雄等人先后来矿调查,填绘了梧桐河至阿凌达河之间的地质草图及峻德至北大岭之间的地质图和柱状图。1939年,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据此推算出50亿吨储量。此后,日本侵略者在兴安台、富力、大陆、北大岭都进行了地质勘探,其中仅在兴安台就施工49个机钻孔,15个手钻孔。在富力施工28个机钻孔,4个手钻孔。但地质资料都被日本侵略者在光复前夕毁掉,仅留下部分钻孔布置图和简易钻孔柱状图,已无实用价值。
鹤岗矿务局成立初期,全力恢复矿井,很少进行勘探工作。进入50年代,为建设新一、兴安两竖井及当时所列的其他几项重点建设工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了有计划的地质勘探工作。1954年,由一。九队提交了兴安台二号竖井精查地质报告(现富力煤矿井田范围),获平衡表内储量12692.9万吨。1955年2月,提交兴山老一坑精补地质报告,获平衡表内储量180.1万吨。同年12月,提交兴安台一号竖井精补地质报告,获得平衡表内储量17049.2万吨。1956年3月,提交东山竖井精补地质报告,获平衡表内储量7340.1万吨。同年4月,提交兴山老二坑改扩建精补地质报告,获得平衡表内储量707.5万吨。到1956年底,全局已获得地质储量16.6亿吨。
随着生产的发展,地质勘探工作进一步加强。1958年5月,提交兴安台二号竖井+75米水平地质报告,依此建了富力煤矿。60年代中期,又提交了一系列地质成果:1964年3月,提交南山井田区精补地质报告,获得平衡表内储量21060.1万吨,为南山竖井的设计提供了依据;5月,提交岭北勘探区精补地质报告,获得平衡表内储量4171.5万吨;6月,提交新一北扩区精补地质报告,获平衡表内储量13769.3万吨。同年儿月,提交北大岭解放一、二井精查地质报告,获得平衡表内储量4461.1万吨。1965年7月,提交南山竖井东部补充地质资料,获得平衡表内储量5290万吨。1967年8月,提交峻德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获储量20220.9万吨。
1969年,一0九地质队调出鹤岗矿区,鹤岗煤田的新区普查、老区深部勘探处于停顿状态。1973年7月,调一一0队进入峻德勘探区,进行补充勘探,1975年12月,提交精补地质报告,获得平衡表内储量42773.51万吨,为建井设计提供了依据。
1976年以后,由矿务局地质队承担全矿区的生产矿井延深、改扩建补充勘探、工程勘探和资源勘探任务。1978年1月,提交《群英山大理石水泥原料详细勘探报告》,获得大理石储量376.8万吨,为矿务局建设水泥厂提供了地质依据。1980年5月,提交《兴安煤矿改扩建延深地质报告》,获得地质储量61285万吨(其中新探明13863万吨)。至此,在兴安勘探区共布设机钻孔292个,工程量77464.8米;手钻孔909个,工程量28512米。1983年1月,在施工23个机钻孔(工程量11118.3米)之后,提交了《鹤岗煤田石头庙子区普查找矿勘探报告》,证明该区无大规模开发的工业价值,注销了该区多年来列入平衡表内的1.69亿吨D级储量。1979年和1981年两度上钻到绥滨县普阳,进行普查找煤,打5个机钻孔,工程量3873.9米,发现17个煤层。1982年5月,提交《鹤岗煤田群英山区普查地质报告》,获得地质储量5532万吨,共施工机钻孔73个、手钻孔30个,工程量分别为42385.5米和691米。1984年6月,编制完成《鸟山普查地质报告》,获得地质储量2.07亿吨。1984年12月提交《新一煤矿改扩建详查地质报告》,获得地质储量5.4464亿吨(其中新探明3.16亿吨)。
截至1985年,全局开动14台钻机进行地质勘探,其中1500米钻机3台,千米钻机11台,工程钻机4台。在垂深1000米以内,共获得平衡表内地质储量19.08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73822.2万吨,可采储量109230.4万吨。
鹤岗矿区1985年储量表
表6—6
单位: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