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局所网路

第一章 邮政

第一节 局所网路


  局所1929年(民国18年)镇区只有一个邮政代办所。1947年鹤岗在萝北县建鹤岗驻萝北邮政代办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邮政网点不断增加。1950年市邮电局由新街基(现文化宫后侧)搬到老街基(现市邮电局),并在原新街基市邮电局位置设新街基邮电支局。同年5月为扩大投递区域,将东山竖井工地周围的居民区和南山新建工人村划为投递区域之内。同年将市邮电局所属萝北邮政代办所晋升为萝北邮务所。为满足林区职工需要,还增设了山里邮务所。办理业务有:普包、挂号、保价、报纸、汇兑,每天邮运往返一次。该邮务所于次年6月撤销。1954年在兴安台、南山开办了邮政营业处,办理信函、挂号、小包、汇兑业务。在市内增设8个邮票代售处和信箱。在国家重点工程——东山竖井工地增设1个邮政服务组,使工地三班倒的工人不出大院就可以办理邮寄业务。同年鹤岗邮电局所属凤翔、尚志两处邮电代办所经营的业务有:邮票、平信、挂号、报纸。10月在萝北县政府所在地——凤翔成立邮政营业处,并于12月将凤翔邮电代办所改为自办。1956年6月,鹤岗市邮电局在吉祥设立邮电所1处。1955年7月成立大陆邮电所,办理邮票、挂号、汇兑、报刊业务。在东山区设东山邮电支局。1957年11月,宝泉岭邮电支局正式划归萝北县邮电局领导。1958年汤原县邮电局所属吉祥邮电所、伏尔基河邮电所、鹤立邮电支局均划归鹤岗市邮电局领导。同年4月,在市区建振兴街邮电所,办理业务有:信函、挂号、包裹、汇兑。5月在新街基团结路设邮电所1处,办理邮票、小包、挂号、保价、汇兑、报刊订阅、电报及长话业务。1959年11月,宝泉岭邮电支局划归鹤岗市邮电局管理。1958年在新华工业基地建新华邮电支局。同年建南大营邮电所。1959年末,全市邮政营业网点18处(含市局),即:新街基邮电支局、鹤立邮电支局、宝泉岭邮电支局、兴安台邮电支局、东山邮电支局、南山邮电支局、新华邮电支局、梧桐河邮电支局、伏尔基河邮电支局、峻德邮电支局、大陆邮电支局、振兴街邮电所、南大营邮电所、裕德邮电所、吉祥邮电所、二大队邮电所、尚志邮电所。1961年,共有邮电支局16处,其中设在城市的有11处,设在农村的有5处;邮电所2处,均设在农村;社会报刊发行站172处,其中城市127处,农村45处。1962年7月,根据省邮电管理局通知,将鹤岗市邮电分支机构进行核定,共有邮电支局11处(城市7处,农村4处),有:新街基邮电支局、东山邮电支局、兴安台邮电支局、南山邮电支局、鹤立邮电支局、大陆邮电支局、宝泉岭邮电支局、新华邮电支局、梧桐河邮电支局、伏尔基河邮电支局、兴山邮电支局;邮电所5处(城市1处,农村4处):吉祥邮电所、峻德邮电所、尚志邮电所、南大营邮电所、鲜越邮电所;其他邮政网点共69处,城市36处,农村33处。1965年4月,宝泉岭国营农场划归萝北县管理,将宝泉岭邮电支局、尚志邮电所划归萝北县邮电局管理。1965年8月,根据行政区划的变更,将原鹤岗邮电局所属鹤立、吉祥、裕德、振兴、梧桐河5个邮电支局、所划归汤原邮电局领导。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邮政事业逐步走上正规、完善的轨道。经过调整,到1985年全市共有11个邮电分支机构:工农邮电支局、兴安台邮电支局、麓林山邮电支局、南山邮电支局、兴山邮电支局、东山邮电支局、新一邮电支局、新华邮电支局、南大营邮电所、大陆邮电所、鲜越邮电所,邮票代售处144个。
  邮路 1926年(民国15年)鹤岗铁路建成之前有通往鹤立的旱班邮路一条(人背信袋步行送信)。1927年矿山镇至莲江口铁路通车后,由旱班改为火车邮运,两天一个往返,办理信件、包件。1931年兴山镇至太平沟的旱班邮路一条,兴山镇至佳木斯邮路一条,后者兴山镇至莲江口用火车邮运,莲江口至佳木斯改由船运。1932年,兴山镇至鹤立、兴山镇至萝北的邮路停止。1942年兴山镇至萝北的邮路恢复,往来信件仍用马驮。1945年日本侵略者溃逃后,鹤岗至萝北的邮路又停止。1947年邮路恢复。同年有两条乡村邮路:鹤岗至凤翔;鹤岗至鹤立。
  1950年设山里邮电所,该所距市邮电局有45公里,每日一班,火车邮运。1952年接收萝北至东兴、萝北至镇东、凤翔至八屯、尚志至五家店、鹤岗至胜利、鹤岗至新建6条乡村邮路和6名乡邮员。是年开辟了鹤岗至宝泉岭至尚志45公里的旱班邮路,此邮路为2日班。
  1955年有市内投递段区9个,其中自行车段7个,步班段2个。1956年服务于农村的乡村邮路不断增加,6月在每个乡建立了乡邮站,设乡邮员,蔬园乡至获幸乡之间的邮路为34公里,鲜越乡至新建乡之间的邮路为45公里。1958年城乡投递段区由17个扩大到23个,城乡投递普及了自行车,乡村投递消灭了3日班。1959年调整了部分分支机构之间的邮路,将原鹤岗至吉祥、鹤立至二大队、吉祥至振兴的乡村邮路改为接力式,即鹤立至吉祥、吉祥至二大队、二大队至振兴。1961年邮路总长度为79公里,其中汽车邮路54公里、机器脚踏车邮路25公里。在汽车邮路中,农村邮路为30公里,农村投递路线长度为119公里。1962年开办省内第一条自办汽车邮路,即鹤岗至萝北邮路,长度为75公里。这条邮路担负着萝北和绥滨两个边境县和农垦二师所属9个团的邮件经转任务。此邮路开办后,负责沿途的凤鸣、尚志、宝泉岭邮电支局(所)的报刊邮件传递,邮件运输班期为当日班。到年末市邮电局所辖邮路共315公里,其中汽车邮路247公里,机器脚踏车邮路25公里,自行车邮路28公里,农村自行车投递路程长度为578公里。1963年共有12条乡村投递路线,13名乡邮员,乡邮员步班每日每人行路22.5公里至25公里,自行车每日每人平均行程35公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邮政事业的迅速发展,对邮路进行调整。1979年邮路总计117公里。到1985年邮路长度合计131公里,其中:市内邮路52公里,二级邮路79公里,市内邮路全部是汽车邮路。全局投递段区共58个,投递员73人。其中:市局有21个投递区,投递员28人;麓林山邮电支局7个投递段区,投递员8人;南山邮电支局5个投递段区,投递员6人;新一邮电支局5个投递段区,投递员6人;兴安台邮电支局8个投递段区,投递员10人;东山邮电支局4个投递段区,投递员5人;兴山邮电支局5个投递段区,投递员6人;新华邮电支局有投递段区3个,投递员4人。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为363公里,使用摩托车投递线路74公里。
  
  邮政网点、邮路情况
  表9—1
   邮电局所:个
   邮路长度: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