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科普教育

第三章 科技活动

第一节 科普教育


  1974年科技交流站先后举办两期电子技术学习班,一期农民技术员训练班和科技讲座等,参加人数4000多人次。
  1978年科协正式恢复,举办了磁穴疗法、电子计算机、电子基础、电子技术、英语等讲座和学习班,参加人数375人次。举办电子计算机、高能物理、遗传工程、空间技术、现代科学技术讲座,参加人数1万多人次。举办《知识与生活》电视讲座14次,内容有:蔬菜贮藏、光导纤维、高能物理、计划生育、遗传工程、节约计划用电、电视机使用与维修、计算机在选煤中的应用、狂犬病的防治、预防煤气中毒、远红外线技术、环境保护等。放映科教电影140场,受教育人次54250人次。推广喷灌、推拿疗法、针灸治疗胃下垂等3项新技术。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左三)到鹤岗讲学,市委书记于健(左二)到车站迎接22—1
  1979年举办“展望2000年”(高能物理、空间技术、激光、激光通讯)科技讲座20场,受教育人数4000人次。放映科教电影110场,人数达30390人次。编写了《黑色的金子》、《聪明的小花猫》等科普读物。
  征集青少年科普作品15件。其中9件获省科普创作奖。进京参加全国展览,其中第十中学学生夏盛中等的“电动磁力起重机”和第三中学学生孟宪胜、王大力等“炼铁炉”模
  型分别获全国物理中学组三等奖。
  1980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为全市少年儿童放映科教电影专场14场次,科普讲座3场次,参加人数5000多人次。重点抓了节能技术推广,开展了“八一六、0三”以水代油清洗剂的推广工作;在远红外干燥技术的应用中重点推广了木材干燥技术。建筑公司制材厂、林业局木材综合加工厂、先锋家具厂、房地局预制件厂、十三厂、兴安矿等6个单位推广应用后,取得了质量好,缩短干燥时间、减少电耗、降低成本的显著经济效益。
  1982年对本市自学成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丁友、程新玉等4名青年出席了省自学成才表彰会,并受到表彰奖励。组织开展了青少年“小发明、小论文”活动。第一中学学生张大军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首届青少年小发明、小论文竞赛,他的“雨夜报警器”荣获国家小发明二等奖,获得银牌一枚。
  1983年,在市委楼内开辟室内科普园地一处,出刊两期。
  1984年编辑出版《针灸新穴》一书,作者是人民医院陈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