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良种培育

第三节 良种培育



  一、马

  1964年,在本市红光农场成立了第一个马匹人工授精站,有2名专业技术人员(1名助手)。有阿尔登、苏重輓种公马各1匹,有较完整的配种器械设备。至1966年,改良当地马71匹,获得一代改良马驹33匹。
  1966年10月,市种马场从新疆伊犁哈萨克特克斯种马场引进良种马50匹,其中母马45匹、种公马3匹、放牧马2匹(种马场场址在伊春区东升乡北沟)。种马引入后采取自交配和人工授精相结合的配种方法,至1967年,已获得纯种一代马驹34匹,至1970年,又获得卡巴金、伊犁杂交人工马驹12匹。经测定,其生理性能和生产性能良好,乘輓兼用、适用于山区。1970年,种马场从嫩江繁荣种马场引进卡巴金纯种母马45匹、种公马2匹,并从勃利山市种马场引进苏重輓种公马(2号、绰马二胖子)1匹,阿尔登种公马1匹(因性情暴烈转给伊东农场)。至1973年,马场马匹存栏总数达110匹。但不久马匹感染了马传染性贫血病,至1974年,只余下成年马40匹,1岁马驹19匹。后转移至伊东良种繁育场管理。

  二、鸡

  1959年,市国营养鸡场(伊春区北山公园西侧)首先饲养来克亨父母代种鸡2000只,育雏商品代种鸡2000只。至1961年底,因营养缺乏死亡。
  70~80年代,全市各地陆续引进蛋用鸡星杂288、579和尼克等。1982年,市畜牧总站从常州新新种禽场引进海塞克斯父母代种蛋2000枚,从上海新阳种禽场引进罗斯父母代种蛋500枚,空运回。罗斯父母代种蛋由带岭区养鸡场孵化;海塞克斯由市畜牧站放到多种经营局鸡场饲养纯芄。1983年,海塞克斯×来克亨与罗斯×来克亨实验,结果2个杂交商品代平均产卵达到226~230枚,且具很强的抗病力和耐寒力。1985年,多种经营局鸡场从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引进滨白42;市粮食局101养鸡场和食品公司相继引进肉用鸡白洛克、罗曼、星布罗、考尼斯良种等。诸多品种中,蛋鸡以本省地方良种滨白42和荷兰优里布星德公司培育的海塞克斯及英国罗斯种鸡,肉鸡以塔特姆和艾维菌最适本市饲养。上述品种鸡均具产蛋率高、死亡率低、耐寒及抗病力强等特点。

  三、猪

  1982年始,培育适合林区条件的瘦肉型猪,曾在带岭养猪场进行了杂交组合培育兴安白猪实验。结果,长白×北京黑猪日增重最快,日均增重0.45公斤,180天后屠宰瘦肉率为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