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方工业技术研究
第四节 地方工业技术研究
1972~1985年,全市列入省重点科研课题4项。其中,有地区农林科研所“砷化镓二级管试制的研究”、市录音磁带厂“录音磁带生产技术的研究”、市科委“高档家具及配套材料的研究”和市双子河塑料厂“木塑制品开发技术的研究”;全市地方工业科研课题53项,拨款67.73万元。
1975~1985年,全市工业技术科研课题26项,拨款36.7万元。其中,1975年,市城建局“新型轻质材料——珍珠岩在建筑中应用技术的研究”;1979年,伊春区“木梭自动多孔钻的研究”、“木管自动漆外皮押盘机的研制”;1980年,伊春区“Wb——7型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新产品的研究”、“木管自动装箍机的研制”;1981年,市商业局“汽化罐生产糖果工艺技术的研究”,市建委、双丰林业局“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1982年,市商业局、铁力县酱菜厂“什锦小菜试制的研究”;1983年,铁力县“糖果品种试制”、大丰区“厚纸板试验”;1984年,市工业局“釉面外墙砖的试制”、“胶料印制新产品开发的研究”,市二轻局“笃斯小香槟的研究”,新青区“笃柿果汁的试验”,桃山林业局“薄型拼木地板的试制”;1985年,市工业局“笃斯果酒系列产品的研究”、林科院“五味子、猕猴桃、山葡萄栽培技术与品种改良的研究”、市色织厂“空气变丝纺毛面料的试制”、市二轻局“木塑产品试制的研究”、市家具研究所“刨花板拆装家具的研究”、“刨花板施胶系统的研究”、“刨花板在建筑中应用的研究”及“淘金专业户专用工具的研制”。
1973~I985年,全市水产、山特产品开发技术研究课题17项,拨款17万元。其中,1973、1979年,嘉荫县水产站“鲤鱼孵化及越冬及越冬技术的研究”,市农牧渔业局“鱼花越冬及孵化技术的研究”;1975、1984年和1985年,嘉荫县科委“木耳菌分离技术的研究”;铁力县科委“生料栽侧耳的试验”;市多种经营局“软塑料管栽培木耳的研究”;1981年,市农企公司“蚯蚓养殖试验”;1973~1985年,铁力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乌敏河区农丰农场、南岔区、铁力县、市多种经营局和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分别进行“人参清洗机的研制”、“人参增重试验”、“人参良种选育”、“人参丰产综合措施技术的研究”、“人参整形增重的研究”、“高档参的研究”、“西洋参栽培技术的试验”、“人参保鲜”、“人参引种试验”和“小型人参整地机具的研制”等。
1973~1985年,全市中草药技术开发研究课题10项,拨款14.03万元。其中,1973年,乌敏河区药园、红光农场,“贵重中药材引种培育技术的研究”;市卫生局、林业制药厂“岑暴红新药剂型的研究”;1976~1978年,乌敏河区“榆树皮代血浆的研究”;1977年,乌敏河区“中草药引种和越冬的研究”、“中草药栽培技术与越冬的试验”,林业制药厂“五因醇试验”;1979年,林业中心医院“中草药筛选”;1983年,双丰林业局“五味子保护区试验”,大丰区“野生动植物驯化培植的研究”;1985年,林科院“野生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研究(刺五加集材经营)”。1980年以后,市地方工业共开发新产品235种,增加花色产品2800多个。其中,10种产品获省优秀新产品奖;全市被评为省以上优质产品累计28种次(含地方工业产品15种次),20多种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5种新产品填补省内空白,创部优产品1种,2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全市地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55个,总投资11882亿元。其中,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市啤酒厂、纺纱厂、饮料厂、乳品厂、浸油厂、西林化工厂、五星水泥厂和光明家具有限公司等企业初步规模。通过技术改造后,新增产值9885万元,利税2809万元。啤酒厂通过3次技术改造,用20万元新上3个锥形形罐,使啤酒生产能力提高40%,产品由1种增加到4种,年产量由1981年500吨提高到2.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