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第四节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一、教育

  1958年,伊春林业学校、林业卫生学校先后成立。不久,林业卫生学校移交松花江行署,更名为松花江卫生学校,迁往安达县。1961年4月,林业卫生学校重新设立。
  1962年,林业学校并入牡丹江林业学校,林业卫生学校并入伊春林干校。1964年8月,林管局批准,在伊春特区招收初中毕业生100人、2个班,创办林业干部学校财会专业中专班。翌年,又招生200人。1964年5月,林业部批准在伊春建立七所中等专业学校,即红星半工半读林业学校、上甘岭半工半读林业学校、伊春对山半农半读农业学校、伊春半工半读商业学校、伊春特区工读师范学校、伊春半工半读林业财会学校、伊春红光半农半读学校。1966年,除工读师范学校外,其余全部停办。
  1972年3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伊春卫生学校,校址在原双子河西山医院旧址,后卫生学校迁入伊春市内。
  1979年3月,省政府批准恢复办伊春林业学校。

  二、学校记略

  (一)伊春卫生学校

  建于1972年6月8日,原校址在双子河镇西山医院旧址。1976年9月迁至原市工人疗养院处,占地面积4.51万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为1.20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礼堂、食堂、商店、托儿所、浴池等。固定资产330万元。业务隶属于省卫生厅领导,党政隶属伊春市领导。
  学校设有护士、助产士、口腔卫生、公共卫生、中医专业。1972~1985年,培养护士978人,助产士154人,医士806人,在职进修生957人。
  至1985年,有教职工18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人(教师63人),行政干部44人,其余为工人。该校为黑龙江省重点卫生专业学校之一。

  (二)伊春林业学校

  伊春林业学校建立于1958年,是林区第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建校初,在校学生共250人。专业设有林产化工、营林、采运机械化。1961年,学校在绥化、合江地区招采运、营林两个专业160人。同年,8个专业在校学生共360人。1962年合并到牡丹江林业学校。
  1979年,在林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复办林业学校(与林业干部学校合署,简称林干校)。学校发展规模暂定600人,附设在职干部轮训班200人,编制130人。暂设林业、采伐运输机械化、木材综合利用、财会4个专业。到1985年共培养出林业中等专业技术人才1775人。
  林(干)校开设专业有营林、森保、财会、企业管理等。从1977~1985年,先后举办35期业务干部培训班,培训人员2828人,收代培生412人。同时,与省委党校联合办经营管理班2个,招收学员141人;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办木材加工、林学班2个,招收学员94人。
  教师已由复办初期21人发展到84人(林校60名、干校24名)。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6人。其中,讲师24人、工程师10人、会计师1人、农技师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