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贵拼音:liu jin gui
刘金贵拼音:liu jin gui
刘金贵,1910年生,吉林省永吉县人。少年时没读过书,12岁给地主种田放马,21岁为辛姓船主跑风船,在松花江飘泊5年。1935年独自至吉林省桦甸县,于长白山林区木帮干活。食橡子面,住地窖子,10年间先后在七、八个伐木场中做工。受尽了日本鬼子、汉奸把头的压迫与剥削。
1945年9月,移居伊春林区。1947年1月,于南岔林务局当采伐工。1949年在翠峦作业所当工组长时,响应东北林务总局号召,率领工组人员在冬季采伐中,搞降低伐根试验;改“二人夺”(大肚子锯)为1人使的弯把子,使伐根由原来的1米降到40厘米,后来又降到20厘米以下;仅这一项为国家增产木材60立方米,这一创举得到东北林务总局副局长张子良的高度评价。到1950春季,东北全林区推广刘金贵采伐法,降低伐根30厘米以下的有70%,共增产木材15.3万立方米,价值旧人民币1000亿元。刘金贵在降低伐根的基础上,又改“满山倒”的作业方式为“采伐一面倒”,人工控制树倒方向,对自然倒向差的树木采用支杆作工具,把树木推向指定方向,这样既避免人畜伤亡,又便于集材与运输。刘金贵“降低伐根一面倒”的经验,由林务总局推广到全东北林区,后被介绍到全国各林区。
1950年春天,刘金贵工组在抢拆堆积木垛中立了功,有8人被评为流送模范。同年4月21日,刘金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被伊春林务局评为一等劳动模范。被东北林务总局和松江省人民政府评为特等劳动模范。9月,他出席了全国首次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毛泽东主席亲自给他佩戴全国特等劳动模范金质奖章(现存黑龙江省博物馆),并和他亲切握手。
1951年5月,刘金贵于伊春参加技术培训。1952年8月,任双子河森工分局第二作业所采运技术员。1953年9月18日,为伊春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958年4月,被选为伊春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960年3月,任友好林业局办公室房产修建工程队队长。1974年2月,退休。
1982年,刘金贵病逝友好,终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