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采育兼顾伐

伊春林区生产建设典型经验

采育兼顾伐


  为解决林业生产建设上更新造林跟不上采伐的主要矛盾,基于迅速恢复森林,促进林木生长,缩短轮伐期,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的,贯彻“采育结合”的方针,吸取径级择伐,连续带状皆伐和抚育伐等采伐方式的优点,结合林型条件,1957年,乌敏河林业局在安全林场开始了改革采伐方式的试验,并得到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刘慎谔教授、王占教授等林业专家的指导,在局党委、林业局领导的支持下,经由心传副局长及刘文秀、李永达等林业工人、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1958年,获得试验成功,创造了“采育兼顾伐”这一新的采伐方式。1964年,在新青林场又进行了大规模试验获得成功。得到国家林业部的肯定,并在东北、内蒙古林区推广。1973年纳入国家森林更新规程,名为“采育择伐”。
  采育择伐适用于坡度20度以下,幼树较多的异龄复层林。其作法是利用保留郁闭度0.3~0.4,控制采伐强度不超过60%,视树种规定一定径级以上的采伐。每公顷保留胸径3厘米以上立木300株,天然幼树3000株的进行人工补植,严格采坏留好,采大留小,间密留稀,采非目的树种,留珍贵树种,无生长前途的立木一律采伐。在伐木、集材、清林的各环节,都必须千方百计保护好幼树、幼苗。
  实行采育兼顾伐,不仅有利于木材生产,更主要的是给更新创造了有条条件,缩短了更新期,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和费用。
  实行采育兼顾伐可以改善林内卫生和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林木生长。据调查,每公顷林木年生长量平均3.5立方米,比原始林1.2立方米提高近3倍,同皆伐相比,可提早30年进行第二次采伐,劳动生产率提高17%,生产成本降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