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新青经验
东风、新青经验
1963年末,为了进一步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和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指示,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东风(汤旺河)新青林业局在推广乌敏河(乌马河)林业局“采育兼顾伐”经验的基础上,在东风林业局的长青、高峰林场、新青局的松林林场进行了劳动组织、生产方式、采伐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试点。1964年2月,东风林业局决定在全局范围内推广以“采育双包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1964年6月13日,中共伊春特委、林管局在东风林业局召开了“企业三个革命化”(企业、机关、思想革命化)现场会,对东风、新青局的改革经验给予肯定。
1964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中共中央候补书记杨尚昆,在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五、中共伊春特委书记曲常川等陪同下到东风局视察了长青林场的“采育兼顾伐”和“采育双包制”。邓总书记在视察中说:“好!采育双包好”。并对采育双包经验给予肯定。7月25日,东北林业总局局长张世军来东风局视察了长青林场伐区,回去后派人来伊春林区总结长青经验,并在东北林业报上发表。在此同时,新青林业局也在进行一系的改革。9月24日,中共东北林业总局委员会作出了《关于学习推广东风、新青林业局企业革命化经验的决定》,并将《新青新变》的调查做为文件的附件转发东北、内蒙古林区。
10月13~23日,中共东北林业总局党委在东风、新青召开了“东北、内蒙古林业企业革命化东风、新青现场会”。对新青的“坚持采育结合、实行采育兼顾伐、全部实现烧枝丫和机关革命化”等经验定名为“新青经验”。把东风、新青企业革命化(简称东风、新青)经验推广到东北、内蒙古各林区。经验的主要内容:
改革了生产劳动组织。在学习双子河局罗圈河综合小工队的基础上东风局成立了一条龙采育双包通天小工队,新青局分别成立了伐区作业、运输综合小工队,并直接归林业局领导。小工队推行了采育兼顾伐,实行机械化常年流水作业,把采伐和育林结合起来,把多机械、多工种和多工序分段作业的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东风局的小工队配备30名工人,负责采伐、打枝、清林、集材、装车、运材、育林、补植。配备3台油锯、3台拖拉机、3台解放牌汽车(运材距离远的适当多配)、1台解放牌汽车起重机。承担了从采伐开始包括育林直到将木材运到贮木场的生产全过程,故名为“一条龙采育双包通天小工队”。小工队实行评工记分的工资分配方法,改变过去平均分配工资的办法,按国家规定的技术等级按各工种的工资标准划为三等九级(也有划为三等七级),根据完成生产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实行评工记分。
改革了生产方式和采伐方式,改大面积皆伐为采育兼顾伐和采育双包制。东风林业局试验成功了用解放牌汽车运原条,开创了用国产汽车运原条实现机械化常年流水作业生产的历史。两个局都全面实现了机械化常年原条流水作业。东风局把采伐和育林结合起来包给小工队,其内容为一包采伐(包括抚育伐和卫生伐),1年生产木材3万立方米,人年实物劳动生产率1000立方米,产品直接包运到贮木场;二包育林,主要是包保留幼树和一定数量的采伐林地补植造林任务。在木材生产过程中要求做到合理保留幼树、逐步做到随采随造、谁采谁造、包采包育,因而命名为“采育双包制”。实行采育双包制以后较好地解决了采伐与营林之间的矛盾,其具体效果为采育双包是一套人马、一笔工资同时完成木材生产和森林更新两项任务。节省了劳力,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基本上解决了更新跟不上采伐的矛盾,采育双包保留了目的树种使森林一代好于一代;实现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克服了丢件子、梢头木和用小径木垫道等浪费木材现象,保证了出材量。
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机关革命化活动。局机关实行了以精简机构服务到基层为重点的改革。东风将原来17个科室合并成6个科室,精简不必要的会议、文件和报表,采取多表合一、一表多用、互相串连、数字搬家的办法,减少了上百种报表,消灭了苛捐杂税。机关干部由149人减少到79人。新青局撤销了林场、工段,成立16个综合小工队。小工队直接归林业局领导,变局、场、段、队四级领导为局、队二级领导。局党委规定了领导“二亲自”(调查研究、动手写材料、不包办代替下级工作)“四同”(吃、住、劳动、商量)制度。局内成立生活服务公司,小工队所在地成立服务站。东风局集中人、财、物于林业局,由局直接指挥生产和组织供应,改各林场的仓库为局内的分库,统由局经理科管理,负责供应一切物资。建立“五包一袋一取”(包经济核算、成本核算、资金运用、资金管理、送款到门,一袋即工资袋送到工人手里,一取即逢5及10日到山上取商业款)和“二五”转帐制度(星期二、五到商业科办理商品转帐)。两个林业局都做到“七到基层”(政治思想工作、计划编制统计工作、技术业务指导、商粮材料供应、工资福利、定额审查、生活服务)“八上山”(粮食、商业上山送货、银行、邮政到山上办理存取汇款及邮政业务、材料油酯供应目山、机械维修上山、医疗上山、报刊杂志上山),形成一条龙式的服务线。
小工队在组织领导上设专职队长、技术员,成立不脱产的队委会,设立“五大员”,建立10本帐(生产、考勤、设备运用、材料消耗、安全生产等纪录),由队长任队委会主任、副队长及五好工人分别担任材料保管、工资核算、安全防火、生产福利、学习组织员等职,加强了基层领导和基础建设工作。
坚持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广泛开展以“五好”为内容的“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局设政治部,生产小工队设专职指导员,建立工会、共青团组织,同时建立干部参加劳动、时事政策教育、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把政治思想工作和生产业务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