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地层

第二篇 自然环境

第一章 地质

第一节 地层


  矿区开发勃利煤田是在前古生代褶皱基础上,经中生代地球强烈活动而形成的断陷盆地。位于我国东北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上,处在双鸭山、七台河、鸡西中生代坳陷的中部。盆地的形态为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弧顶在桃山,分为东西两翼。西翼,走向西北,与华夏系和新华夏系反接,加之盆地基底属古老结晶地块,由此沉积地层产状平缓(10°左右),断层少,构造简单;东翼走向北60°,东左右与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斜接,加之古生代基底,使东翼构造加强,表现为地层倾斜陡(40°—50°左右),褶皱、压性断裂及其伴生的扭性,张性断裂增多,构造比较复杂。
  勃利盆地由以下地层组成:中——下元古界黑龙江群,麻山群,震旦系下统;古生界泥盆系中、上统,石碳系上统,二迭系上统;中生界三迭系上统,侏罗系中——上统和上统,白垩系下统和上统;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
  盆地内主要出露中生和新生界地层,盆地周围的基底由元古界变质岩和上古生界地层及吕梁期花岗岩组成。
 
  盆地地层简要列表如下:

  勃利盆地地层简表
  表2—1



  续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