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七台河市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主要与地形、降雨,径流和地质构造有关。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自1954—1982年的29年间,年降水量超过600毫米的有10年,最高降水年分为1981年,降水869.8毫米,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有5年,最低降水年分为1977年,年降水量只有354.1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
  水资源分区:根据地形坡度、地表水径流深度、地下水分布及贮藏可划分为三个水资源区。
  Ⅰ区:倭肯河谷冲积平原区。西起勃利中鲜干渠,从东胜、龙兴通过,再经龙泉和更生北面构成南部边境界线。在倭肯河北坡,由东升、曙光、良种场至桃山水库往东,沿倭肯河道上朔至上游市区为北部边界线。“Ⅰ区”控制面积5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5万亩。该区地形坡降小于1%,平均径流深为112毫米。地下水埋藏较浅,为砂砾石孔隙水,单井涌水量为100至1000吨/日,是全市水田及菜田种值面积比较集中的地区,成为余水区。
  Ⅱ中部丘陵漫岗区。南部边界线,由万宝水库南与铁山林场联成东西横线。由铁山林场偏向东南,经铁西到靠山,到龙山拐向东北,到龙胜东面的市区行政边界。Ⅱ区北部边界线,即Ⅰ区的南部边界线。该区控制面积36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9.19万亩,其中旱田面积为27.27万亩,占该区耕地面积93.5%。本区地形坡度在十分之—至百分之一之间,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125毫米。除流道支流的局部漫滩外,地下水资源贫乏,埋藏较深,属基岩裂系水。单井出水量小于10吨/日,地形由南北逐步倾斜,是开发农业,种植业较好的地区。
  Ⅲ区:山区和低山丘陵区。除去Ⅰ区和Ⅱ区之外的南部山区和东部山区。该区控制面积为134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01.9万亩(包括八五一农场、八五○农场、北兴农场以及桦南森工局的耕地17.23万亩)。地形坡度大于十分之一以上,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在140至160毫米之间。径流深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地下水埋藏形成为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深。东部挠力河流域山区,地下水单井出水量为10至100吨/日,西部倭肯河流域山区的地下水十分贫乏,泉水流量小于10吨/日,该区属于贪水区。

  地表水分区计算表
  表2—14
            单位:亿立米



  地下水:全市地下水总资源量为1.46亿立方米,常年可开采利用量为0.31亿立方米。地下水的水质良好,多为重炭酸钙镁型水和重碳酸钙钠型水,可供植物生长需要。地下水的贮存与分布受地貌和地质条件的控制,河谷和山区相差较大。在倭肯河和挠力河干流的河谷平原区,为砂砾石孔隙浅水,水位埋深1—5米,含水层厚度12—25米,单井涌量100—1000吨/日,水量中等。各支流山间沟谷,有狭长的冲积滩地,为砂砾石孔隙浅水,单井涌量10—100吨/日,水量贫乏,水位埋深1—5米,汗水层厚度由4—10米不等。地下水各分区资源和可采量见《地下水分区计算表》

  地下水分区计算表
  表2—15 
           单位:亿立米



  丘陵漫岗及低山区,为基岩裂隙潜水。水量贫乏,开采利用困难。东部挠力河流域的丘陵及山区,泉水流量为10—100吨/日,西部倭肯河流域丘陵及山区,泉水流量小于10吨/日。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目前只限于打井抽水。全市现有机电井72眼,其中菜田17眼,饮水和改水井55眼,每年可提取地下水204万立米。

  七台河市水资源分区计算汇总表
  表2—16



  水资源平衡:
  根据市区水资源的计算成果和全市现有耕地面积及水、旱、菜田的种植比例,进行水土资源平衡计算,其结果是:如果地表水和地下水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对现有的耕地结构,Ⅰ区和Ⅱ区,是余水区,Ⅱ区是缺水区。

  现有耕地水土资源平衡计算表
  表2—17



  灌溉毛定额:水田:950(立米/面)
  菜田:540(立米/亩)
  旱田:150(立米/亩)
  1、水资源总量为39906万立米。
  其中:地表水总量26000万立米;地下水总量为14606万立米,重复量为700万立米。
  2、可利用水量为14067万立米。其中:可利用地表水量为11000万立米,可利用地下水量3067万立米。
  3、年实际用水量为2030万立米。其中:
  农业用水量1217万立米
  工业用水量529万立米
  生活用水量260万立米
  年其它用水量2万立米地下水开采率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