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虫灾

第六节 虫灾


  
  农作物主要害虫可分为两类:一是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蝼蛄、小地老虎等。主要危害小麦、谷子、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蔬菜等作物的种子、根茎、幼苗,造成缺苗而减产。发生始期为5月上、中旬,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末期为6月至7月下旬。发生在湿度大的低洼地,平均温度在15℃至25℃,土壤湿度在50%以上。二是地上害虫。主要是粘虫,严重可吃掉50%麦穗,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导致贪青晚熟。1972年粘虫大发生年,受灾面积达70%以上,1981和1983年粘虫重发生年。主要发生在低洼沿河的地块,其密度每平方米达150至200头,多者500头。其次是二十八星瓢虫,发生在宏伟、岚峰、中心河等乡的山区,主要危害马铃薯,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
  
  主要农作物害虫表
  表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