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园林绿化
第六节 园林绿化
一、市园林绿化
全市的园林绿化从七台河特区建立开始。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美化城乡,特区人民委员会规定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植树,并做出规划逐年实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园林绿化管理制度被破坏,城市绿化受到了影响。
1976年市革命委员会动员全市各行各业开展全民植树活动,重点绿化荒山、街道。绿化树种以杨树为主。1979年绿化树种由单一的杨树发展为柳树、松树等树种。
1979年至1981年,重点绿化桃山及中心区部分荒地(现景丰大街两侧、栽植樟子松)。1982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重点绿化桃山、仙洞山、万宝山及中心区主要街道。
1980年以前,由于只重栽而不重管,加之没有专业绿化队伍,树木成活率、保存率低。1980年组建园林绿化专业队伍以后,加强了管理工作,绿化质量逐年提高。截止1985年末,绿化行道树5295株,苗木生产基地300亩。
二、街道与厂区庭院绿化
城市街道绿化分主干道绿化和巷道绿化,主干道绿化由园林部门负责,巷道绿化由各区和街道居委会负责。截止1985年末绿化的街道有北山路、七台河路、新兴路、向阳街、长征路、东进路、花园路、奋斗路、正阳街等主干道和部分巷道,其中主干道全长21公里。
1980年组建园林处,开始对厂矿、机关、企事业单位庭院绿化工作进行规划、指导、督促、检查。到1985年末,厂区庭院绿化比较好的单位有市委、矿务局、矿务局新建煤矿、矿务局焦化厂等单位。
三、全民义务植树
1976年兴起大规模群众义务植树。1981年市委、市政府为认真贯彻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定》,组织了大规模的群众义务植树,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义务植树指挥部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城建局、林业局、交通局、宣传部、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苗木由城建、林业部门提供。以矿务局、市直机关、三区为单位划分任务,安排具体时间。全市从4月17日至5月10日集中25天,分期分批进行,并把4月20日至4月26日定为全民义务植树突击周。1981年全市共植树1.29万亩、104.3万株,是计划植树75万株的139%,相当于1979年、1980年两年造林的总和,成活率在95%以上。
1981年以后,每年的4月20日至5月10日间都要进行全民义务植树。1982年全市义务植树104万株;1983年植树80万株;1984年植树103.4万株;1985年植树141万株。
四、树种和花卉品种
(一)、主要绿化树种
市的绿化树种经历了由单一到繁多的发展过程。1976年之前,主要绿化树种大都为杨树、柳树、榆树。1976年植树过程中引进针叶乔木和棠槭等树种。1985年主要绿化树种品种有杨树、垂柳、龙须柳、锦鸡、樟子松、云杉、杜松、落叶松等乔木、紫穗槐、丁香、榆叶梅、秀仙菊、苕条等灌木品种。
(二)、主要花卉品种
花卉品种繁多,主要分为盆栽和陆地栽培两种。
盆栽花卉有木菊、木锦、含笑、白兰、玉兰、月季、仙客来、君子兰、杜鹃、荣花、菊花、紫罗兰、橡皮树、骨刺梅、枝子、米兰、蟹瓜兰、大叶兰、虎皮兰、昙花、鹤望兰、马蹄莲、滴水莲、龟背竹、铁树等近千个品种,其中仅月季就有三百多个品种。陆地花卉有串红、鸡冠花、石竹、芨芨草、三色瑾、唐昌蒲、大丽花、美人蕉、波斯菊、金盏花、百全花、夜来香、牵牛花、矮牵牛、百日草、龙吐珠、紫茉莉、太阳花、牡丹等品种。
五、城市公园
(一)、桃山公园。位于中心区西部,海拨高度290.8米,有大片的人工林和次生林。1981年秋,由城建局组织修筑了一条环山砂石路。1982年进行了整修并栽植了路旁树。
桃山公园以环山路、登山路等体育设施为主,为市民户外活动,体育锻炼提供了场所。1983年投资4.5万元,重点建设温室、登山路、长寿亭。温室,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钢架结构,由市园林处和市政工程处承担施工,当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登山路,由桦南县公心集工程队承担施工,沿山东坡修筑,选用优质花岗岩方块石,混凝土砂浆填缝砌筑而成,宽一米,共有486阶梯。长寿亭,由桦南县水泥厂提供设计,桦南县公心集工程队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方角形仿古双叠式凉亭,亭内设有石凳。
(二)、青少年乐园。市青少年乐园是共青团七台河市委员会组织建设,后移交城建部门管理。1983年开始筹备,1984年动工当年投入使用。市青少年乐园,位于中心区南部,以万宝山、万宝水库为中心,占地面积96公顷,公园共设7个景区。即赏花区、游戏区、体育活动区、园林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科普区、夏令营区。1984年,主要建筑设施有凉亭、青春红塔、青蛙吸水大型喷泉、雕塑、游艺设施。
1983年团中央召开全国青年为家乡干实事办好事表彰大会,市青少年乐园被授予“五讲四美三热爱青年优秀工程”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