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现状 一、机构设置
1985年末,七台河矿务局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局长分工负责制。局党委书记1人,副书记1人,党委成员9人。局行政领导班子设局长1人,副局长7人。
七台河矿务局领导名单
1985年12月31日
七台河矿务局现行组织机构
1985年12月31日
二、职工队伍
(一)职工构成。1985年末,七台河矿务局共有职工41216人。其中干部6411人,占职工总数的15.55%;工人34805人,占职工总数的84.45%。原煤生产工人14963人,其中井下工人14300人,包括回采工人4840人,占井下工人总数的42.83%,掘进工人2675人,占井下工人总数的23.67%。基本建设工人4839人。
(二)干部构成。全局干部总数6411人,包括局级干部16人,处级干部286人,一般干部4912人,中小学教职员1197人。具有高等院校毕业学历者557人,占干部总数8.7%,再加相当学历者共794人,占干部总数的12.4%。中专毕业和相当者共2215人,占干部总数的34.5%。共产党员2494人,占干部总数的38.9%。年龄55岁以下6336人,占干部总数的98.8%。
在科技干部中,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共85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占工程技术人员的0.7%;工程师291人,占工程技术人员的33.88%。
三、固定资产
1985年末,七台河矿务局的固定资产原价为45130.1万元,其中用于工业生产部分为36929.1万元,占总值的81.83%,用于非工业生产部分为8201万元,占总值的18.17%,1985年原值增加7404.3万元,占总值的16.40%,为建局28年的最高数。
四、生产规模
(一)矿井生产能力
1985年末,七台河矿务局在西部煤田有5个生产煤矿,矿井设计能力为255万吨(新建矿63万吨,新兴矿75万吨,桃山矿75万吨,新立矿30万吨,东风矿21万吨);省煤管局核定为282万吨(新建矿78万吨,新兴矿75万吨,桃山矿75万吨,新立矿30万吨,东风矿24万吨)。因各矿矿井个数,大部由原有斜井改建成集中皮带井后成为采区,这里只以矿为单位计算。
(二)矿井技术装备
1、采掘设备
新建煤矿420采煤队从1985年4月开始使用国产综合机械化采煤机组,是全局第一个综采工作面。有MLS3—170型采煤机1台,KX280—0.7/18型液压支架108架和SG—WD—180型刮板运输机1台组成。
1985年七台河矿务局共有高档普采工作面11个,装备80—170采煤机12台,40—150型刮板运输机15台,NDZ型单体液压支柱14043架。共有普采工作面11个,装备MLQ—80和BMD—100型采煤机11台,SGW—40型运输机16台和金属支架11647架。
在掘进设备上,1985年矿务局有法国赛柯马CTH10—2F型综掘机1台与XXC—1B型侧卸式装岩机配套,用于新建煤矿皮带井井底水平主运港道掘进。各矿其它掘进机械化工作面以使用扒斗机(ZYP—17及15型)装车为主,共有扒斗机在藉的12台,使用58台。
2、提升设备
1985年全局有用于皮带并提升的GDS—100型钢带机3台,有SPJ—800型皮带运输机1台,有单滚筒绞车28架。
3、压风设备
1985年全局共有4乙型和5乙型压风机60台,容量9304瓩,总风量为1460立米/分。
4、通风设备
1985年全局共有主扇19台,备扇13台,电动机容量分别为3710瓩和2860瓩。矿井风量可达48288立米/分。
5、排水设备
1985年全局共有排水电动机34台,其容量13770瓩,总排水能力145.3立米/分。
6、运输设备
矿井运输,1985年全局共有架线电机车105台,蓄电池电机车58台,3吨底卸式矿车298台,1吨矿车4762台。井下主运道76.4公里,牵引网络长56.7公里。
铁路运输采用路矿混营方式,由国有铁路七台河车站的调车机车向各矿专用线的煤仓下进行取送车作业,局不设铁路运输设备。1985年全局铁路专用线总长20.99公里,线路最大坡度17‰,最大允许速度40公里/小时,有桥涵13座,道岔34组,最小曲线半径为200米。
(三)原煤生产
1、采煤工作面
1985年全局采煤工作面平均个数35.56个,平均总长度4867米,在煤层生产能力平均为1509吨的情况下,平均月产量为8366吨,回采效率达2.863吨/工。
全局掘进工作面平均个数84.33个,其中开掘14.87个;平均月进度全部86.40米,开拓46.48米;掘进率生产202.81米/万吨,开拓20.35米/万吨。掘进效率达0.121米/工。
2、采掘机械化
1985年采煤机械化月平均开动滚筒机组19.05台。机械化程度达66.29%,机械效能10352吨/月台,回采效率3524吨/工;综采月平均开动0.71台,机械化程度达5.86%,机械效能24535吨/月台,回采效率7715吨/工。两项综合,机组平均开动台数19.76,机械化程度72.14%,机械效能10862吨/月台,回采效率3689吨/工。
掘进机械化月平均使用扒斗机55.96台,机械化程度达65.40%,机械效能85.16米/月台。
3、产量延米
1985年全局原煤产量5504592吨,平均日产15206吨。其中矿井产量4093497吨,矿井能力利用率137.9%。均衡生产天数234天,占全年生产天数362天的64.64%。小井产量为1411095吨,占总产量的25.63%。
全年掘进总进尺87436米,其中开拓进尺8330米,占总产的9.53%。
(四)洗煤生产
1985年矿务局洗煤厂入洗原煤1607312吨,洗出精煤1020009吨,回收率63.46%,灰分9.97%,水分10.57%;洗混中块83280吨,回收率5.18%,灰分23.45%;洗混煤364997吨。回收率22.71%,灰分28.o5%;洗矸52124吨,回收率3.24%,灰分59.44%;煤泥6537吨,回收率0.41%,灰分32.56%。
(五)安全生产
1985年全局发生非人身事故2972次。属于冒顶事故的占12.3%,机电事故的占21.3%。运输事故的占61.1%,其它事故的占5.3%。伤亡事故中死亡42人,属于冒顶事故的占35.7%,瓦斯事故占4.8%,机电事故占14.3%,运输事故占31%,放炮事故占9.5%。其它事故占4.7%。
五、基本建设
1985年,矿务局基本建设投资6972.6万元,其中拨改贷3494.6万元,贷款3000万元,借贷203万元,自筹100万元。节能工程175万元。
工程处年度计划2250万元,实际完成3273.63万元,为计划的145.49%。全员劳动生产率5532元/人。矿建工作量完成1346.24万元,工程量9519米,劳动生产率8090元/人。土建工程竣工20597平方米,竣工率59.5%,劳动生产率8462元/人,工作量完成1219.02万元。安装工程竣工19台,竣工率82.6%,劳动生产率111.28元/人,工作量完成299.96万元。
土建处年度计划1009万元,实际完成1182.72万元,为年计划的117.2%。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856元/工。土建工作量1107.67万元。工程量9138平方米,竣工率57.9%,劳动生产率11235元/工。全处工程质量合格,优良品率为71%。
六、职工生活
住宅:截止1985年末,全局共有职工住宅1718栋,10357户,总建筑面积为377027.1平方米,居住面积189318.1平方米,居住人1:344854人,人均居住面积4.2平方米。
全局现有职工41216人,分到住宅者占29.2%。有职工集体宿舍8处,总建筑面积8420平方米,1119个床位。
食堂:1985年全局有职工食堂10个,建筑面积10528.9平方米,就餐职工达3370人。机械化程度大有提高,有电冰箱、消毒箱、烤箱、合面机等设备57台。主副食花样品种不断变换,一般主食3—5种,副食4~8种,小菜6种以上,职工夜班都能吃到热饭、热菜。
浴池:矿务局设有家属区福利浴池和矿井井口浴池21个,总建筑面积为16419平方米。
保健面包厂:1985年全局有保健面包厂6个,班中餐食堂1个(新兴矿二井),总建筑面积2343平方米,炊管人员146人。设有远红外线烤炉、合面机、打蛋机、绞肉机、绞菜机等设备19台,能经常调剂花样,每周2—4种。
托幼园所:1985年全局共有托幼园所9个,总建筑面积3872.5平方米。保教人员187人,入托儿童884人,入托率为82%。
1985年全局生活福利工作向前迈进一大步,1月20日被东蒙公司命名为“生活福利管理工作标准化矿务局”。同年4月,被煤炭部命名为“生活福利标准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