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工厂建设

第六章 粮油加工

第一节 工厂建设


  1958年11月,勃利县杏树粮库制米厂机械设备迁移到七台河粮库,设制米车间,初建小作坊式米厂。在一个简易库棚内用蒸气机带2台中筒米机,因电源困难,靠人力打撮子上料,日产量最多6—8吨,只能加工玉米。1960年又增加3台中筒米机。制作一台木制升送机输送物料,设有土制简易吸尘机,开始由蒸气机改为电力传动。木制升送机代替了人力打撮子上料的笨重体力劳动,日产量由原来的7吨增加到30吨。1964年粮库制米车间独立为七台河粮油加工厂。1970年工厂搬迁新兴区北山街,日产原粮达50吨。其中:已设有日产12.5吨的小型制粉车间和新建设计月产20吨的制油车间试车投产,从而打破了本市粮油加工品种单一的落后局面。不仅加工玉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七台河市粮油加工厂的建设进入了较快发展的新时期。1981年新建一座日产90吨的玉米联产车间,安装2台800mm磨粉机与拣石机、提脐机、自动秤。并使用高低风机压风网,基本上形成了连续流水生产线,产质率大幅度提高。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