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网点

第一节 网点


  1985年末,全市设立局(所)13处,其中自办12处,代办1处,除市局外,有12处分支局。
  一、局(所)设置
  新兴区邮电局:1985年11月以前新兴区邮电局一直是做为市邮电局。自从1937年开始代办业务以来,已有49年的历史。市局迁出后,仍是业务量最大,业务集中的局,到1985年末已有职工47人,收入104万元,占全市局总收入的78%。业务项目齐全,按正科级单位管理。
  茄子河邮电支局:茄子河邮电局成立于1957年4月,位于茄子河乡所在地。成立时只有3名职工两个步班乡邮段。到1985年末全局职工增加到14人,投递员4人,均使用自行车投递。当日班3个段,两日班1个段,全年收入6.87万元。
  缸窑沟邮电所:为开发勃利县煤矿和矿务局东风矿缸窑沟邮电所1958年而建立的。建所时只有1名职工,邮政营业员兼两矿及附近市内投递。到1985年末,职工增加到5人,投递段2个,均为当日班。邮路总长度46公里,全年收入1.78万元。
  北兴邮电支局:为适应北兴农场屯垦戍边的3000多名官兵通信需求建于1958年8月有正式职工1人,农场派人担负全场的投递工作。建局时归密山县邮电局领导。1964年5月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改由勃利县邮电局领导。1968年10月,本着就近管理的原则,省局决定改为七台河邮局领导。截止1985年末,全局职工增加到14人,投递段增加到7个,投递线路总长369公里,年收入3.2万元。
  桃山邮电支局:为适应桃山矿的开发建设建于1959年3月。2名职工,1人营业,1人投递,当年9月因人员紧张无局、所而停止营业。1962年10月恢复营业。到1985年末,职工增至14人,投递段3个,年业务收入6.8万元。
  马场邮电所:建于1960年,为代办所。人员及局舍均属种畜场负责,只是业务上由勃利县邮电局领导。建所时只有2人,1人负责邮政业务和场内主要单位投递,另1人负责押运邮件。1968年10月,马场邮电代办所划归七台河邮电局领导,并由委办改为自办,改名为马场邮电所。到1985年末,人员增至5人,1个投递段为当日班,投递线路总长21.8公里,全年业务收入9432元。
  中心河邮电所:建于1967年8月。主要为解决中心河公社及其附近村屯群众通邮困难而建立。成立时1名职工,负责营业。邮件投递工作由茄子河邮电支局直接负责。到1985年末,人员增至5人,邮电各项正常业务均能办理。投递段2个,投递线路总长59.7公里,年业务收入1.2万元。
  新建邮电支局:建于1970年4月,为满足新建矿和洗煤厂及附近居民的通信需求在原新建矿附近的一间旧草房内开业,职工3人,1人办理邮政业务,另2人负责投递。1972年6月,因房舍面临倒塌而停业。于1976年4月,重新开业。投递由市局直接负责投送。于1984年11月恢复投递。1985年末有职工5人,2个投递段,均为当日班。投递里程总长45公里,业务收入1.82万元。该局一直未开办电信业务。
  宏伟邮电所:建于1982年10月,隶属宝清县邮电局领导。共有2人,1人办业务,1人负责乡邮投递。1984年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划归七台河邮电局领导。1985年末,全所仍是2人,但投递段增加到3段,投递里程总长89公里,年业务收入7.87万元。
  新风邮电支局:成立于1984年8月,当时为缓解市局业务量过大的压力,方便北山及铁路一带的企业单位和广大居民的通信联系而建立的。成立时只有2名职工,均负责办理各项邮电业务。投递由市局统一出班投送。到1985年,人员增加到5人,投递段2个,投递总里程47公里,全支局业务年收入2.79万元。
  桃南邮电局:创建于1978年10月2日。当时为配合刚迁入桃南的市委、市政府机关通信联系而设置的。有职工3人,业务只负责市内电话与长途电话的接续。不办理其它业务。1980年增开了投送。1984年增开了营业、发行、电报等。到1985年,职工增加到28人,投递段3个,投递里程总长48公里,年业务收入2.41万元。
  黑河矿邮电代办所:建立于1985年8月。局舍设施及3名职工均属黑河矿。市邮电局只负责对业务的检查指导。2人负责营业,1人负责矿内投递,当年收入完成4805万元。
  岚峰乡邮电所:1971年11月20日,经省邮政管理局批准正式成立岚峰邮政服务所。当时只有3人,其中:1名营业员开办邮件、汇款、包裹业务,2名乡邮员负责6个投递段21个点。1972年12月架通宝清县小城子至“五七”公社农村电话,安装20门交换机一部,实占6门,建一拣砖瓦结构80平方米营业室,职工增至6人,农村投递线路4条,两日班,单程95公里,有16个村(屯)通邮,有自行车3台,信箱3个。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宏伟、岚峰2乡划归七台河后人员增至7人,年收入达1.3万元。
  二、信箱、信筒
  1958年在人口较集中的煤矿、商店、村、屯、供销社等处设置信箱、信筒。相应地设立了邮票代售处。1964年七台河邮电局成立后,对市内的信箱、信筒进行了合理调整,在信箱、信筒上面标明了取筒次数和时间,安排了专职取信员。其它各处的信筒则由投递人员负责开箱取信。

  各时期信箱、信筒设置情况
  表9—1
            单位:个



  各时期邮票代售处设置情况
  表9—2
            单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