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四章 水利

章下序


  七台河市水利开发利用始于建国初期,生活在倭肯沿岸的朝鲜族村民压坝种水稻。1955年,居住在倭肯河两岸村民自筹资金投工修建茄子河大东灌区以及八道岗、太和、四新等小型塘坝工程,进行蓄水灌溉。
  1970—1980年是七台河水利事业迅速发展时期。由于认真贯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当年效益为主”的方针,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不断扩大灌溉面积。到1980年末,全市共建成3座小型水库,自流灌区6处,小型抽水灌区15处,小型塘坝工程5座,打机电井45眼。
  1981年,七台河市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因而,水利建设的重点开始由抓抗旱灌溉转移到防洪除涝和水毁工程修复上来。从1981—1985年主要抓了倭肯河堤防建设和水库消险加固工程。
  1982年,七台河市东风公社四新三队首先建成了第一处农村自来水工程,推动了全市农村自来水建设。全市共建成自来水27处,吃上自来水的达2.2万人。
  截止1985年底,全市共完成水利投资28928万元,完成土石方51903万立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9万亩。其中:水田0.81万亩。堤防长度为14.37公里。除涝面积3.12万亩。建成小型水库3座,配套机电井74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6万亩。解决农村饮水6.5万人,牲畜饮水0.43万头,其中:病区3.7万人,病患2397人,牲畜0.25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