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堤防工程

第二节 堤防工程


  1956年,倭肯河沿岸的安乐村村民自己动手修建了农田防护堤,收到了初步效果。1958—1964年勃利县人民委员会,大力开展倭肯河堤防建设,保护农田的号召下,安乐村又组织村民奋战两个冬春初步建成平均0.8米高,2.6公里长的防洪堤。虽然质量差,标准低,但却起到了防御洪水,保护农田的作用。在安乐村的带动下,到1980年倭肯河两岸村屯陆续修建了一些以保护农田为主要目的的堤防工程。总长度达5.9公里。
  1981年七台河市遭受了特大洪水袭击,倭肯河水出槽漫滩,原修的防洪工程全部被毁。严酷的事实,沉痛的教训,教育了人民。
  1982年春,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彻底整治倭肯河保护工厂、农田的决定。由市水利局提出的按20年一遇标准倭肯河堤防工程设计方案,从市水利局、城建局抽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组建了专门班子,负责堤防工程的施工指导工作。同时把任务落实到村屯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动员全社会力量于同年5月开始动工,采用车拉、人担、推土机推,奋战2个月修筑粮库段堤防2.7公里,完成土方5万立方米。
  1984年又完成东升段堤防3.2公里,排水闸2座。矿务局自筹资金10万元,完成土特公司段堤防1公里,共完成土方11.6万立方米。
  1985年,由市水利局负责施工完成了红鲜段堤防修筑工程,修堤3.17公里,完成土方8.9万立方米。
  截止1985年末,全市倭肯河堤防工程达到14.37公里,保护农田0.75万亩,保护城镇1个,保护人口0.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