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抚育采伐

第三节 抚育采伐


  一、技术规程
  1964年省林业厅颁布了《黑龙江省森林抚育、林分改造作业设计试行办法(草案)》,使市区抚育采伐设计走向了规范化。
  1965年省林业厅又颁发了《黑龙江省森林抚育,林分改造、主伐生产统一劳动定额》它包括抚育、改造、主伐、清理林场中的采、集、装、运、卸、归、准备作业等35项定额。这对贯彻实施抚育、改造技术规程,搞好次生林经营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
  1982年省营林局又颁发了《黑龙江省国有林抚育间伐,低价林改造技术细则》,从技术上、法则上加强了次生林科学管理。同年省营林局还分别制定了各项实施办法。如《抚育伐、择伐作业质量标准》、《人工林间伐作业质量检查评比标准》、《皆伐、林分改造及更新作业质量检查评比标准》。1982年市林业局茄子河林场在全省天然林抚育检查评比中得分76.5分;龙山林场在全省皆伐和低改作业中得分95分,列全省第六名。
  二、采、集、装、运方式
  (一)采伐:1957年市区铁山经营所第一次采伐用2人抬、快马子工具。1958—1964年采伐工具改2人台、大肚子锯为弯把锯,工效提高两倍,事故大幅度下降。作业规程要求做到“三准、四好、四不放”。“三准”即:砍伐木挂号准,槎口、锯口和锯身掌握准,喊山树倒方向准。“四好”是:斧子、锯、楔子工具锉磨好,安全道清理好,锯口拉透叫槎、人与工具安全躲藏好,抽片加楔及防止反槎、滚槎好。“四不放”即:太阳光线暗淡看不清不放、大斜身树未经组长批准不放、有迎门树末经组长批准不放、没挂号的树木不放。1972年由合江地区林业局投两台油锯,直自1985年末采伐工具实现了机械化。
  (二)集材:由于市区森林都是天然次生林没有大径原木。集材方式比较简单,主要靠畜力,利用冬季冰雪,由畜力拉爬犁、人工吊卯。利用作业线将木材拉到山下的中楞场,一直沿袭到现在。只是在1960年刚刚建立的铁山经营所时,第一年的采伐搞了一次冰雪槽道集材。方法是从山上到山下修一条两边高、中间低凹道,然后浇水结冰成为冰道,用人力将木材送到槽道,滑送到山下,然后归楞。
  (三)装运材:木材由畜力集到简单楞场,按材种、材长归堆排列,一般由附近村屯组成装车队,按米计酬。在楞场设检尺房,由检尺员检尺装车。木材运输1963年以前运材工具主要以畜力车为主。1963年以后木材由合江地区林业局车队用汽车运送勃利县林业局贮木场。1970年以后市林业贮木场建立,并相应地成立了林业局汽车队,木材运输大部分由市林业局车队承担,少量的由集体与个人汽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