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营管理 一、计划管理
计划统计工作,是搞好供销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工作程序。在计划工作上,有月份计划、季度计划、半年计划、年度计划、近期计划、长远规划;在统计工作上有统计旬报、月报、季报、年报、统计分析。在计划管理上坚持计划统计工作制度,防止盲目进货,注意随时掌握市场动态,确定短期或长远工作目标,加强经营管理,保证了正常工作运转,1963年勃利县供销社派出工作组,对七台河供销社进行整顿,主要是这个供销社工作无计划,商品大量积压,管理混乱,内部贪污盗窃现象时有发生。
二、财务管理
几十年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做好经营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坚持财务管理制度,防止损失浪费、贪污盗窍,为保证购销业务正常运转,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干部职工中树立勤俭理财,“增产增收光荣,损失浪费可耻”的风气。特别是供销社创业时期,大力提倡勤俭办事之风,供销社烧柴自己打,扒坑抹墙自己干,下乡送货肩桃身背,职工进城不住店不坐车,处处精打细算。1953年七台河区联社的平均费用水平7.10%,利润率3.14%。坚持经常的财务分析,与购销业务合起来指导工作,也是一项成功的扩大财源之举。1981年市供销联社财务分析指出:本年所以经济效益出现大滑坡,年亏损61万元,利润额比同期减少83万元,利润率比同期下降4.55%,主要是从供销系统应变能力不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81年全国人大三届四次会议指出:“改变封闭的、少渠道的、多环节的商品流通体系;建立开放的、多渠道的、少环节的流通市场”后,出现了多家经营,跨行业交叉经营、个体商业如雨后春笋,这更进一步促进供销商业必须提高应变能力。通过财务分析。进一步促进了供销系统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增加了经济效益。
1973—1985年七台河市供销系统机构人员分布表
表12—26
注:1975、1977、1979年数字尚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