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始于1958年矿区开发初期。
矿区开发以来,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各级党组织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广大党员、职工群众学习毛泽东思想,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为开发煤城、建设煤城争做贡献的思想。
“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全特区原煤产量下降到最低年产88万吨。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对毛泽东思想一些基本观点的学习始终抓住不放,坚持生产岗位,排除干扰,努力工作,使十年动乱的后6年工农业总产值和煤炭产量年年都略有上升。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经过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拨乱反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各级党组织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经济活动中。利用各种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觉悟和工作热情。坚持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统一广大党员、职工群众的思想,提高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促进了煤炭生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1978年,全市原煤产量315.9万吨,矿务局提前一个月完成国家计划,摘掉多年亏损帽子,获得煤炭工业部的表彰。
中共十二次代表大会以后,围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和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加强和改善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理想、作风、纪律教育。坚定广大职工群众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和服务作用。促进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到1985年末,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56788万元,原煤产量突破千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1963—1985年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统计表
表16—3
续表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