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抗联第三军
第五章 战事活动
第一节 抗联第三军
1935年11月,抗联三军远征部队在军长赵尚志率领下到达勃利县境,在县城西青山召开了会议。决定三军四师150余人,配合抗联四军单独活动于依兰、勃利(七台河)桦川一带,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
1936年1月,三军四师150余人在师长郝贵林、政治部主任金策带领下东进,捣毁了日本人在七台河开办的煤窑,扫除了我军开展活动的障碍。并在罗泉河与日伪军300余人交战一小时。
1936年5月间,三军与四军配合,在夜袭桃山的战斗中打死日军20余名。6月,四师在郝贵林领导下同四军部队一起向宝清远征,留下陆团长率领60余名战士在依兰、勃利坚持抗日斗争。
1937年2月,郝贵林率领部队回到勃利。6月初,他率领200余名战士在勃利、七台河、桃山一带活动,驻扎在保安屯。12日郝师长率领18名战士,到勃利青龙山、小五站遭到勃利县300多日伪军的攻击,在新民屯西山坡,被敌人三面包围,为掩护部队突围,不幸中弹负伤,被抢救下来,刚抬到太和屯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部队在小五站南山为他举行了追悼会。
1938年8月,三军新编四师师长陈云升、政治部主任于保和率领150余人从宝清向舒兰远征,西进到勃利小五站时与敌人相遇,战斗中缴获伪警察的武器、弹药和一部分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