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学设备 1946年,党领导创办的第一所小学,仅有校舍和从伪满学校遗留下来的几十张桌凳。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社、队普遍办起了学校。到1965年建立特区时,校舍达150间,面积达7500平方米。绝大部分是坯草结构。教学设备也只有桌凳和必备的教学用具。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市中、小学校舍和教学设备遭受严重破坏,有的学校教学设备被毁坏殆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1982以来,省、市重点增加了教育投资,不仅修缮与扩建旧校舍,而且市、乡、村三级新建了一批砖瓦结构的新校舍,基本上解决了二部制授课问题。1978年全市中、小学建筑面积31587平方米,其中:中、小学校舍29638平方米,比1965年增加2.5倍。校办工厂408平方米,校办农场631平方米,教职员工房舍910平方米。截止1985年末,中、小学(包括农职中学)建筑面积92813平方米,其中:中、小学教室76740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一倍多。实验室4614平方米,教职员工宿舍3710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3倍多。其它用房7749平方米。1980年至1985年财政用于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09.5万元,年投资由1980年8万元到1985年186万元。此外还有部分乡、村从企业收入中拨出部分资金投入了中、小学的校舍建设。新兴区红旗乡、桃山区桃西乡、茄子河区八里乡,从1983年至1985年3年间,投资23万元为所辖中、小学修缮校舍,添置教具,购置图书等。市教育局也逐年增加教学设备投资。1980年投资5.4万元,1981年6.5万元,1982年8万元。1983年12万元,1984年达15万元。5年间共投资46.9万元。1985年末,有图书7万册,桌椅16459套,教学仪器设备总额4.78万元。
1985年末全市中、小学建筑情况表
表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