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医疗队
第五节 医疗队
一、市内医疗队
1966年5月至12月,特区人民医院派医疗队到红旗公社红升大队巡回医疗。1967年矿务局职工医院派3个医疗队到桃山、茄子河、东风煤矿、对煤矿和农村进行巡回医疗。1974年3月至9月又派出以盖锡玉,刘广柱为带队的10人医疗队到新兴煤矿普查普治,巡回医疗,同年又派于祥延、张文峰10人医疗队到桃山煤矿进行巡回医疗。1976—1978年三年间,市人民医院先后分3批27人(次),到东方红公社东升大队、中心河卫生院、矿务局副业场等地开展“两管五改”、合作医疗、代培赤脚医生、防治伤寒病、地方病,深受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
二、“六·二六”医疗队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1969年7月18日,佳木斯医学院响应毛主席号召,走“六·二六”道路。派28人医疗队来七台河市茄子河公社安家落户。其中:有行管干部、医护人员、工人与原公社卫生院合为一体。于1971年6月,市委将茄子河公社卫生院改为七台河东风医院(佳木斯医学院七台河分院)。由于医疗队对群众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受到群众的赞誉,周一刀(周春霁),刘快手(刘增胜),张保险(张保剑)等在称七台河内外远近驰名。曾有抚远、大庆、双鸭山等地患者慕名而来求医。深受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于1972年8月至1981年末,先后分三期返回了佳木斯医学院。
三、援外医疗队
1972年8月,茄子河公社卫生院主治医师刘增胜(原系佳木斯医学院“六·二六”战士)受国家派遣,参加中国援助毛里塔尼亚医疗队工作。1974年8月,圆满完成任务归国。为国争光,为七台河医疗事业添了彩。1974年9月,调回佳木斯医学院后,任佳木斯医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