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药材生产
第六章 医药药材
第一节 药材生产
一、野生药材
1948年普查,全市共有野生动植物药材74种,其中:植物药材60种,动物药材14种。在60种野生植物药材资源中,有较高利用价值的19种,贮量1586万斤。其中:质地优良,在中草药中广为应用的主要品种有:龙胆草、苍术、白鲜皮、黄芪、桔梗、赤芍、咸灵仙、剌五加、五味子共9种。
龙胆草:产于半山区、北兴农场、勃利种畜场等地。由于用途广泛,故为黑龙江重点保护发展的野生药材品种之一。
苍术:产于市边远山区,春、秋两季均可采集,以秋季质量为佳。
白鲜皮:产于宏伟、岚峰等乡和铁山、龙山国营林场。
黄芪别名黄蓍。近几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逐渐减少,而人工种植的黄芪由于效益不佳,产量下降,销路不畅,已停止生产。
桔梗:大部分山区均有生长,当地群众称为四叶菜、明叶菜、茎叶菜等名。除做中草药外还可食用,叶鲜美。朝鲜族用其根放辣椒制成具有鲜族风味的辣咸菜。近几年来,由于大面积的采集与挖掘,资源受到破坏,产量日趋下降。
五味子:主要产于北兴农场等山区。9月下旬以后采集成熟果实。
二、人工培育
七台河人工培育药材主要品种是人参、细辛。
1974年茄子河乡茄子河村、新富村从辽宁省宽甸县引入10.5公斤人参种籽,试种850平方米获得成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茄子河区岚峰乡前山村利用房前房后的庭院试种人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细辛人工栽培始于1985年。茄子河区岚峰乡前山村在庭院中进行试种,但尚未全面推开。
三、饮片加工
1965年,七台河特区医药批发站成立后,于1968年由孟庆文到集贤购药并带来三盘架刀,批发站雇用3名家属进行手工切药。1969年从北安县购进一台切药机,并修建了280平方米的晒台和60平方米的火炕进行烘干。由于机械代替了手工操作,年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药材公司扩大饮片加厂。设净选、分装两个生产车间,有切药机械2台。为确保医疗用药安全有效,按省规定统一泡制的质量标准进行加工。做到:不选、不制、不分装的药品不上市,保证了制药质量,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
随着人工栽培人参生产的发展,在进行饮片加工的同时,从1975年开始人参加工生产。生产白干参、红参。根据人参收购、加工季节性强的特点,每年9月20日至11月20日为人参收购、加工的季节。从1978年至1984年共收购加工鲜参2368.7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