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鸡西市 1957年3月7日,根据国务院(1956年12月18日)第41次全体会议通过,“撤销鸡西县,设置鸡西市”的决定,成立鸡西市人民委员会。同年,穆棱县梨树区和林口县麻山区的西大坡乡和奎山乡太和村划归鸡西市。鸡西县所属银峰、得胜、鸡林、新城、前进、永安、永和、金城、下亮子、综合、友好、东海、兴隆、哈达14个乡及平阳镇划归蜜山县。兴农、安平河、哈达砬子3个乡划归勃利县。鸡西市撤销鸡西、滴道、恒山、梨树4个镇人民委员会,成立鸡冠、恒山、滴道、梨树、麻山5个区人民委员会,下辖红星、城子河、梁家街、丰乐、胜利、柳毛、团山子、大通沟、麻山、兰岭10个乡。
1958年9月,全市撤销乡的建置。同时成立卫星、团结、大同、东风、梨树镇、丰乐、麻山、柳毛农村人民公社。同年11月,成立梨树人民公社。至1960年3月,鸡冠、恒山、滴道、麻山4个区和城子河办事处均改为政企合一的城市人民公社(保留区名称)。10月,6个城市人民公社与各煤矿、企业分开。蜜山县的银峰、哈达2个农村人民公社划入鸡西市管辖。1964年6月,哈达、银丰农村人民公社划归鸡东县.同年12月,经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撤销城子河人民公社,成立城子河办事处,划归鸡冠区;撤销麻山人民公社改为麻山办事处。
1965年鸡西市行政区划
1-2-3
1967年11月,鸡西市革命委员会成立,辖鸡冠(曾称红卫人民公社、东方红人民公社)、恒山、滴道、梨树、麻山5个城市人民公社(区)和兰岭、柳毛、红星3个农村人民公社。1970年7月,市革委将鸡冠、恒山、滴道、梨树、麻山等5个城市人民公社改为区建置,撤销城子河办事处,成立城子河区。1976年,撤销红星人民公社,分设东风、红星、朝阳3个人民公社,隶属于鸡冠区。
1979年12月,鸡西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鸡西市人民政府。
1980年,鸡西市行政区划为6个市辖区(28个街道办事处,425个居民委员会),9个农村人民公社(132个生产大队、479个生产队)。
1983年12月,鸡西市根据建立乡政权的需要,决定撤销10个郊区农村人民公社,建立10个乡人民政府,133个村委会。
1985年鸡西市行政区划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