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质构造
第二节 地质构造
一、褶皱构造
麻山—东海复向斜向斜西起麻山,经青龙、柳毛等地向东延伸到鸡东县东海村。轴向近似东西方向,延伸70公里,是一个北翼缓南翼陡的不对称复向斜构造,北翼地层倾角一般10—15°,南翼一般超过45°,靠近麻山—平阳逆冲断层近于直立。向斜通过地区,除小范围内为穆棱组地层外,广大地区都是早白垩世地层。向斜两侧常发育次一级背向斜构造,特点是起伏幅度较大,构成煤矿生产井田的天然边界。
麻山复背斜分布在麻山—柳毛一带,近东西方向延伸约60公里。背斜的核部及南翼均由麻山群西麻山组组成,地层倾向南,倾角40—70°。北翼被麻山—平阳逆冲断层切割,与中生代地层直接接触。
小金山—胜利向背斜始于穆棱县小金山、八面通,经鸡西市梨树镇、凤山村、合作村—胜利村,延展近50公里。轴向在八面通一带以东西向为主,往东逐渐转变为北东向,轴面近于直立,北倾。在梨树区上侏罗统地层中向背斜表现明显,分别叫梨树沟向斜和穆棱煤矿三、六井背斜。梨树沟向斜,是北翼陡南翼缓的不对称向斜构造,轴面倾角87°,北倾。穆棱煤矿三、六井背斜,轴面北倾,北翼稍缓南翼略陡。北翼由穆棱煤矿三井开采穆棱组煤层,南翼由六井开采该组煤层。
二、断裂构造
对鸡西地区的构造形态、岩浆活动、矿产形成与分布,起控制作用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两种:
麻山—平阳逆冲断层鸡西含煤盆地大致呈东西走向,盆地中央有一向东倾伏的基底突起和近于东西走向的麻山—平阳逆冲断层。该断层西起麻山区,经柳毛乡、张新煤矿北,向东进入鸡东县干阳镇,转为北东方向延展到永安镇以东。断层面倾向南,倾角30—70°。受基底突起和该断层的影响,含煤盆地被分割成南、北两个条带。麻山群逆冲到侏罗纪地层之上。北部条带含煤地层呈现一个北翼缓南翼陡的不对称向斜构造,该向斜北翼局部发育有次一级的短轴背向斜;南翼受逆冲断层影响,倾角较陡。南部条带,是一个被次一级缓波状褶曲复杂化的复向斜构造。
敦化—密山大断裂断裂起于吉林省敦化市,向北东经黑龙江省宁安、穆棱县至鸡西矿务局桦木林场,通过鸡西市境内进入鸡东县希贤村、向阳镇后,转入密山县。断裂走向总体方向为北东向,构成鸡西煤田的南部边界。该断裂为规模宏大、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的区域性深断裂。
此外,规模较小的断裂很多,分为北东和北西2组,多为高角度正断层或兼具平推性质的正断层。这些断层多受上述主要断裂构造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