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计划生育第一节 机构队伍 195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控制人口问题的指示》,鸡西县以卫生部门为主开展节 育宣传和技术宣传指导活动,倡导适当节 制生育,宣传节育常识。在城镇有少数妇女实行节育手术。
1963年2月,成立鸡西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局等9个部门负责人组成,副市长侯越任主任,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1964年2月,各区、农村人民公社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建立相应机构。同年,市人委抽调干部和卫生技术人员100余人,由副市长候越带队到滴道煤矿、滴道区、恒山区和梨树区宣传计划生育。倡导“最好生两个孩,最多不超过三个孩”,提倡“男25周岁、女23周岁结婚”,并举办大型流动展览。1965年,又组织100人到梨树、柳毛和兰岭等农村人民公社宣传计划生育。年底,全市有专职计划生育干部31人,兼职干部59人。1966年上半年,全市做4种节育手术5266例,比1963年同期的250例增长20.06倍。同年下半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被撤销,宣传教育活动中断,导致出生率增高,人口盲目增长。
1970年,重新成立鸡西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市革委主任任组长,市卫生部门等18个单位的负责人任成员,下设办公室和计划生育指导、妇幼小组,专职干部6人。各区、农村人民公社及城市街道办事处、厂矿企事业单位也相继恢复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干部2141人。至1973年底,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网基本形成。当年,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深入,印发宣传材料,张贴宣传画,利用广播、电影、幻灯、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从市、区到基层定期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表彰先进,树立标兵。提倡“生一个孩不少,两个孩正好,三个为多”,将计划生育的意义、政策和知识普及到村村落落、家家户户。1978年,全市落实节育人数达77132人,计划生育率达74%,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达85.3%,一孩出生率达43.4%,女性晚婚率达78.4%。全市出生人口10436人,比1973年的20299人减少9863人,出生率减少16.04个百分点。
1979年,全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同年9月,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卫生局分出,成为市政府直属处级单位,下设秘书科、规划统计科和宣传科,编制12人。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后,市委和市政府决定将计划生育提到“两种生产”一齐抓的高度上来,并确定以宣传教育为主、经常工作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的“三为主”工作方针,明确指出宣传教育的重点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狠抓政策落实工作。1983年9月,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改称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内设办公室、宣传科、规划科和科研所,专职干部18人。1984年5月,成立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单设编制12人,系负责宣传节育技术、管理避孕药具的事业单位。
1985年,全市在77个党委、66个党组中成立计划生育管理员或指导小组,有专兼职干部1040人。在“三为主”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开展“三服务”活动。年底人口出生率降至9.5‰,低于全省水平(17‰),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4‰,迈入全省先进行列。
机构及负责人表